總會的干部在書信中表示澳門耶穌會的一批人員和資料回歐洲述職之時在船上遇到了海難,人員和物資都被英國人給扣下,現在總會和英國人已經達成談判,必須要幫助英國人翻譯一本中文書籍他們才愿意放人。
耶穌會總會請求羅明堅放下手頭的工作,先把葡萄牙國史翻譯出來,搭救此時還被囚禁在英國人手中的陽瑪諾兄弟。
羅明堅早在之前和澳洲耶穌會同僚的通信之中就聽說過葡萄牙國史這本書,而且還看到一些只言片語的文章,早就對葡萄牙國史這本書感到好奇。
羅明堅連忙放下手中儒家典籍的翻譯工作,打開那中國線裝書的匣子,開始葡萄牙國史,而讀了不久之后羅明堅就對葡萄牙國史喜歡起來。
這本書的文風以及遣詞造句都很符合他的口味,而書籍內容更是比羅明堅看過最精彩的,還要有意思。
與此同時,對此書感到好奇的耶穌會也派人到羅明堅處了解葡萄牙國史。
羅明堅見到總會來人就對這本書贊不絕口,他畢竟還是歐洲人思維,毫不猶豫的認為這是他所看過最有意思的中國書籍。
只不過面對總會詢問羅明堅表示自己不建議此書在羅馬發行葡萄牙國史中有大量葡萄牙人反抗西班牙的描寫,渲染了葡萄牙人艱難崛起的過程,甚至眼光比歐洲人還要毒辣的分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此起彼落的沖突。
這樣的書籍一旦發行肯定會激起葡萄牙人的民族主義,并且使得此時已經吞并了葡萄牙的西班牙統治者感到不滿耶穌會在亞洲傳教還需要大量依靠西班牙殖民地的幫助,耶穌會并不想搞壞和西班牙人的關系。
最終耶穌會也考慮到羅明堅的說法,于是取消了自己發行拉丁文版葡萄牙國史的計劃,但是給沃爾特的貨還是要交的。
雖然翻譯葡萄牙國史的過程比起翻譯四書來說堪稱輕松愉快,羅明堅干的也很起勁,但羅明堅畢竟是快六十歲的人,精力有限,所以翻譯工作也只能緩慢進行。
且葡萄牙國史翻譯成拉丁文之后,還要再拿到英國再翻譯成英文發表,過程復雜,想快也快不起來。
廣大歐洲讀者第一次看到此書恐怕得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把視線轉回大明國內,王文龍在京城待到了萬歷三十年,而且一時還走不了。
正月份,湖廣江西大災,糧價飛漲,毛文龍采購糧食的安排被大大拖延,王文龍只能繼續跟他在京城走關系。
這年二月,太子大婚,此時朱常洛已經立為皇太子,滿朝的文官全都松了一口氣,大婚之日,整個京城熱熱鬧鬧,但是太子的婚禮剛剛完畢,氣氛卻突然改變。
萬歷皇帝召集所有京中大臣到仁德門候旨,這道命令來的無端無的,瞬間引得滿城議論紛紛,連王文龍都聽到市井間發出傳言萬歷重病,即將賓天,現在正在打算交待后事。
傳這消息時毛文龍的語氣十分嚴肅,而王文龍的表情就精彩多了他知道萬歷年間一大名場面來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