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這也是為生民立命的事情了。”沈宜修頗為高興說道。
王文龍卻沒那么樂觀,他道“我這里收到了徐大人的信,過幾日我打算回福建去幫忙。”
沈宜修頗為不理解“相公如今在國子監當官,又辦著蘇州旬報,眼看力量越來越大,為何不先留在蘇州,將報紙越辦越好”
“我還是想能夠做些實際事情。”
經歷過后世的王文龍,并不會天真的以為所謂報紙的輿論監督就是多神圣的工具。
輿論監督能否起效果,還得看國家情況。
比如此時萬歷年間的蘇州多少還能夠做點事情,蘇州旬報上報道的一些民生內容,本地官員能夠解決的多少也會給些反應。
但如果放到明代末年,天下的問題多了去了,再多報道一兩條除了為黨爭燃料之外,也不會有其他作用。
媒體能夠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經過后世教育的王文龍知道不掌握生產資料,就想通過輿論去改變世界是天荒夜譚。
現在他的蘇州旬報現在能夠有力量,只不過是因為上頭有東林黨和浙黨保駕護航,但一旦時局改變,蘇州旬報能報道的方向肯定大為受限,即使強行報道,也不會有這么多輿論跟隨幫助。
蘇州旬報做到這樣的程度,就已經不錯了,想要進一步發展,還要等待他自己的實力擴大才行。
想到這里王文龍又拿起剛剛收到的信。
那是徐學聚從漳州寄來的。
信中語氣激動的表示沈有容已經出海,但是船隊在澎湖遇到大風浪,許多船只折損。
更讓王文龍感覺不妙的是大員島上對于大明的官軍這次剿倭寇也遠沒有歷史上那樣支持。
王文龍想回福建去看看,打定主意,他用兩天時間將蘇州旬報的事情安排好,然后直接表示身體不好跑到南京國子監請病假。
在明代的其他時期,對于官員請假的規定還是很嚴格的,病假時間超過三個月一般就要專門拖著病體到上級去討要延長指示,如果沒有得到上級部門批準,甚至會因此被罷官,超過假期沒有回歸職位的文武官員,康復之后還要到吏部、兵部據說明情況,聽后安排,甚至經常被降級使用處理。
但萬歷年間對于官員請假的嚴格規定早沒多少人執行,前首輔趙志皋請假四年也沒人說啥。
國子助教這個職位的原本工作是教國子監的學生,但是如今國子監都沒有多少監生會定期來讀書了,國子助教在不在崗其實都無所謂。
相比起其他的國子助教,王文龍今年跑到國子監花費大半個月講完了文字斷代學已經算對得起工資,聽說王文龍要請假回家,葉向高毫無二話就批準了,還請王文龍順道幫他給在福州到葉成學捎點書籍筆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