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尚書古文疏證與日講
既然要一起背鍋,當沈一貫將眼睛看過來時,六位大臣不管是出自哪個黨派也只能團結一心。
比較熟悉尚書古文疏證的兩個翰林以及禮部侍郎李廷機主動點頭,沈一貫便請三人一起上來講尚書古文疏證。
最開始萬歷皇帝對于尚書古文疏證這樣攻擊性經典的內容還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聽四人一起講述此書,很快就發覺這本書的研究直刺古文尚書的缺點。
尚書古文疏證將古文尚書之中許多問題毫不留情面的剖析開來,給出自己的判斷,其中一些問題萬歷皇帝讀書之時心中也曾有過疑惑,只不過像其他讀書人一樣,萬歷皇帝讀書時也下意識會抱有崇拜權威的態度,對于這些疑惑往往藏在心里,久了就不以為意了。
而此時聽到王文龍在尚書古文疏證之中的質疑,萬歷皇帝才明白這些疑點并不是他自己的理解錯誤,而是古文尚書的確有許多不能自我解釋的錯漏之處。
而且王文龍還旁征博引,指出千百年來有許多文人學者都曾在自己的書籍之中發表對于這些錯漏的疑惑。
就像所有多年學習古文尚書的讀書人第一次發現尚書古文疏證時的反應一樣,萬歷皇帝越聽越驚訝。
在座四個人所記得的尚書古文疏證內容不過幾十條,但是這也足以讓萬歷皇帝感興趣了。
聽了半天時間,又詢問許多問題,萬歷皇帝發現手中沒有原書籍對照,理解起來終究是不方便,。
他正在興頭上,便抬頭對屏風后面道“把朕御書房中尚書拿一函來。”
客觀來說,這場討論的水平是極高的,在場的大臣至少也有進士功名,而且還都是二甲以上,狀元榜眼都好幾個,他們跟著萬歷皇帝一起參詳尚書,湊在一起仿佛活字典。
日講規定小皇帝一部書要溫五遍,皇帝每讀一遍書,太監就將手中一枚銅錢疊上去,疊夠五枚才準下課,另外這太監還有一個職責就是看著漏壺,監督皇帝必須讀書滿一定時間。
很快太監們便把一函尚書拿來,拿的還是萬歷皇帝讀書之時用的課本,上面有許多萬歷還在勤學苦讀想要有所作為的年紀中所做的筆記。
借著這些大臣的幫助,萬歷皇帝理解尚書古文疏證這本書的難度小了不少。
尚書古文疏證之中提到的典籍在場這么多人總有看過的,萬歷皇帝每詢問一句,下面的大臣就能直接背出原文。
日講之時屏風后面照常有個疊錢侍漏的太監,這是給年幼的皇帝準備的,一般是太后的心腹。
此時萬歷皇帝卻剛剛聽尚書古文疏證到第五條,還沒翻到原文的對應之處,正在興頭上不愿放棄。
幾個熟悉四書五經、平日幫皇帝整理書房的太監連忙領命而去。
現在萬歷皇帝已經快四十歲,顯然不需要疊錢,眾文官就聽侍漏太監道“圣上,先生每該用膳了。”
萬歷皇帝便翻開書本,將其中的內容與尚書古文疏證提出的疑點一一對應參看,碰到疑惑之處,則直接詢問在場的諸位大臣。
他聞言對李廷機道“李卿講完此條再去用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