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意并非我出的”沈一貫說。
“是哪位同儕有這樣才華”
“福建的徐敬輿信中所寫。”沈一貫笑著指指桌上的民族國家論,“我猜此辦法也并非敬輿一人所想,多半是這書的作者給他建議。”
眾人都向桌上的書看去,待看清書籍作者之名,蕭大亨驚訝道“原來是王建陽,他又有了新書了”
不過蕭大亨接著卻道“閣老,我聽聞此人和葉相高來往頗密切,他在蘇州所辦報紙,還有李三才涉及其中,東林黨人都為他保駕護航。”
“我自然知曉。”沈一貫說道,“他是王建陽,不是那紹興三寶徐文長。”
聞言在場眾人皆是一愣,接著便大笑。
此時官場上人都說紹興有三寶紹興話、紹興酒、紹興師爺。
紹興府和蘇州府一樣,讀書人多、科舉難度大,大多數人考上秀才之后就去自謀職業。
蘇州府的讀書人很多去做了醫生,而紹興府的讀書人不少就是做了師爺,因為出入宮門的紹興師爺多,所以此時紹興話也在官場之上成了一種特殊的通用語言,師爺幕僚用之互相交談有一定的保密和拉關系的效果。
徐渭徐文長也是紹興人,他是明代第一幕僚,也是紹興師爺的代表。
眾人笑了一番,沈一貫臉色嚴肅的拉回話題道“我查王建陽此人消息,知他才華文字都是一流,且游走于各派之間,短短幾年居然從一海外歸客而成為國子助教,其才可比古之智囊,其文字奏折也有能登大雅之堂的本領,可知這樣人物并非安于僚佐的。何況如今圣上也喜歡他的書,這樣人物交好他不虧。”
說來說去,其實沈一貫愿意交好王文龍的主要理由還是最后一句萬歷皇帝喜歡他的尚書古文疏證。
明代是有喜歡的皇帝的,最典型的就是嘉靖,嘉靖求仙訪道之余極為愛好,實錄記載他總是叫太監進獻時新話本,跟大臣講話時也常喜歡用中的典故。
如果王文龍穿越到嘉靖朝,說不定憑借自己所寫的就能簡在帝心。
可惜此時萬歷皇帝并不太喜歡,此君到底喜歡啥也沒人知道,似乎只喜歡錢萬歷能夠推崇某人的書極為難得,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沈一貫去結交王文龍了,更何況幫助王文龍揚名又不需要付什么成本。
七月,偽楚王案塵埃落定,浙黨在朝中積累的人脈還是比東林黨強,最終轉危為安。
萬歷皇帝諭旨表示楚王已經繼承王位二十余年為何今日才揭發且丈夫告發妻子作證不足為信,以誣告罪名將朱華趆貶為庶人,圈禁回鳳陽老家守陵。
沈一貫又唆使浙黨御史楊丕康等人彈劾禮部官員“壓制群臣意見,不以實上奏。”
郭正域還想要反擊沈一貫,但最終也被浙黨御史攻擊到辭官。
浙黨大獲全勝。
緊接著沈一貫直接讓國子監經場印了一千冊民族國家論,滿京城散發,讓京中的文武官員都讀讀此書,而且還給王文龍送去一筆稿費。
國子監印書理論上是不給稿費的,但是在沈一貫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他直接給王龍安了一個“校勘”的名頭,將校勘的工資和補貼當做稿費發給王文龍。
王文龍收到稿費也頗為高興。
主要是他得知自己的書在京城流傳。
雖然沈一貫讓國子監印書有用公家的錢辦自己事的嫌疑,但是有國子監經場站臺,對于推廣民族國家論顯然頗有好處,起碼沒有人再會貿然查禁此書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