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找劉成要國富論的信寫的很簡煉,就是敘述了一下事情,也沒有透露任何要求劉成把書籍解禁的意思。
但劉成已經傻了,而就在收到信之后不久,劉成家中又來了客人從宮中出來的采買太監,專門給他從宮中帶來了書信。
打開書信,劉成一眼又看到了王建陽的名字。
劉成在宮中的靠山是鄭貴妃跟前的大太監龐保,而龐保又是當初給萬歷皇帝獻王文龍書籍的趙祿的干爹,劉成和趙祿是一條線上的,這信就是趙祿給他寫的。
趙祿的信中激動對劉成表示最近萬歷皇帝對于王文龍的書籍十分感興趣,此人就在江南,這是一樁大富貴,他只告訴劉大當一個人,讓劉成趕快抓住,機不可失
看完兩封信,劉成人都傻了。
再抬起頭來就聽這胖太監嗓音顫抖的道“快給靜觀先生準備禮物,我要去南京”
原本的王文龍一下就變成了靜觀先生。
劉成抓著宮中出來的采買太監,仔細詢問,這才知道這兩個月宮中的人都發現,萬歷皇帝對于王文龍的書籍愛不釋手,無論是學術著作還是,甚至還把王文龍的連城訣放在案頭時時翻看。
聽了采買太監的描述劉成如墮冰窟。
照這說來,萬歷皇帝不只是喜歡王文龍的書籍,甚至王文龍這個人都簡在帝心了。
他惹誰不好,要去惹這么個人
南京,雞籠山下。
王文龍、李國仙、沈宜修,一家人正在院子中種花看魚。
南京國子監在雞籠山腳下有一大片建筑群,其中有好幾間院落就是專門給監中官員居住的。
南京國子監在國朝初年曾經有相當多的學官,建下的房屋也非常多,但如今的國子監學官人數大大減少,甚至大多數老師都長期請假,一下就空出了許多屋子。
王文龍在南京沒買房子,直接搬到雞籠山下的國子監宿舍里居住,此地交通方便,環境優雅,唯一的問題就是房屋有些老。
現在王文龍住的院子建筑年限至少超過一百年,但好在當年修建之時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上佳,而且百多年間一直有人修繕維護,所以雖顯老舊,但是房屋還是挺堅固。
王文龍倒是無所謂,就怕這老房子自己兩個老婆住不慣。
卻沒想到沈宜修和李國仙在院子中轉了兩圈,沈宜修就激動說道“這院子好生雅致,相公,咱們以后就住這里好么”
王文龍哭笑不得,心想自己這老婆真是個文藝少女。
眼前院子雖然還沒塌,但是當年的粉白院墻上,墻根已經爬了一尺多高的綠色青苔,院中的枇杷樹遮天蔽日,地上的踏腳石都已經被磨的光滑。
不過這年頭的文人就喜歡這個調調,清代文人寫的好,“墻新樹小畫不古,一看就是內務府”,弄一座四面大白、屋瓦嶄新的屋子沈宜修還看不上呢。
沈宜修喜歡,李國仙知情達理也不會反對,于是王文龍一家就搬到國子監宿舍居住。
在這小院里住了兩天,王文龍倒也品出些古宅的好來。
住進來的頭天下午他在院中閑逛,居然發現荒草之中有一個石盆,拖出來,拿些枯草擦干凈,就發現那是一個石魚盆,盆子上的石刻風格粗獷大氣,王文龍找來懂行的葉晝則一問,葉晝則說這雕刻風格應該是國朝初年的,甚至有可能是前元的。
王文龍瞬間驚訝,這古宅也太老了,院子里踢一踢都能發現文物。
沈宜修和李國仙得知此事也都跑來看盆子,都覺得新奇。
今天一家人去市集上買了些花草,又買了幾條小金魚,將那盆子擦洗干凈,把魚放了進去。
就在王文龍一家以及葉晝則商量著要把這盆擺在哪里才有利于風水之時,仆人跑進來說“老爺,蘇州的劉公公拿帖子來見,人已經到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