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利瑪竇詢問道“在大明可以私人鑄造銀幣嗎”
王文龍笑著回答道“私人鑄幣時松時緊,若要大規模鑄造,沒有地方關系會十分困難,我已經聯系漕運總督李道甫,他屆時看了機器若是滿意,大概可以幫助建立制幣廠。”
明朝的官方貨幣在萬歷之前一直是大明寶鈔,不過大明寶鈔發行數量太多造成通貨膨脹,到明中業以后便鈔法敗壞,說不如廢紙夸張了,但實在也就比廢紙好一些而已。
鈔法敗壞幾十年后民間已經不可挽回的使用金銀銅貨幣作為實際交易貨幣。朝廷鑄造的制錢數量太少,而之前明朝的法定貨幣就是紙鈔,制錢只不過是輔幣,鑄造數量也有限,此時民間錢幣希少,甚至需要用大量以前各朝的“舊錢”當做日常貨幣使用。
造成的問題當然不少,而且大明律中也有“凡私鑄銅錢者,絞。”這樣的條款,不過就像是已經敗壞的黃甲法一樣,實際上此時稍有能力之家就在家里面開爐鑄錢,根本管不過來。
這年代官府主要管理的私鑄錢幣是銅錢,因為隆慶開關后大量西班牙白銀涌入大明,銀價下跌,相應的銅錢價值就升高,大量商人將朝廷的制錢熔化之后摻入賤金屬鑄造成私錢。
銀幣的鑄造雖然也有利潤,但是一來官府不怎么管,二來白銀本身就足以充當貨幣使用,鑄造成銀幣的利潤比較低,還真是沒多少人去干,大明律只規定了不能鑄造銅錢,制造銀幣算不算犯法還真沒說。官府也不咋管,市場前景和空間都很大。
王文龍想要找李三才合作也不是胡亂來的,李三才是有名的東林大佬,貪官,也做著不少生意,而且其人相當有經營頭腦。
李最初可是依附著張居正升遷的,他之所以能被張居正賞識,就是因為他在山東當官時于漕運之上提出了許多實用建議。
整個萬歷朝的漕稅體系改革都有李三才在其中操持,這改革里頭涉及到漕運衛所、稅收、造船、倉儲,要沒有超凡的經營眼光,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頂層設計。而李三才在這其中也給自家經營下了豐厚產業,可以說李三才能夠貪那么多錢,也是他這么多年在漕運改革之中積累下的聲望和人脈動用起來的結果。
這人除了是個大貪官之外,也是真會做生意。
現在王文龍的機器是制造出來了,但是想要自己開制幣廠需要打通的關節還真不少。
于是江南物理社一同行動,沈泰鴻去找蘇州巡撫疏通關系,蘇州的官方鑄幣機構戶部的寶泉局和工部的寶源局控制在人家手下,蘇州巡撫不點頭制幣廠肯定辦不起來。
而王文龍則帶上徐學聚直奔常州去找李三才。
李三才最近正因為妖書案的后續紛爭弄得焦頭爛額,王文龍等人到達之后李三才也沒馬上見他。
王文龍并不著急,他投上拜帖,直接在帖子里夾上了肘動制幣機的圖樣和所制幣樣。
制幣機第一次使用制造出來的銀幣水紋清晰、壓鑄精美,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上佳之品。
果然王文龍投了帖子后只等了半天,李三才便叫他們去衙門相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