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京城,沈一貫最近日子過得挺開心。
隨著皦生光被處以凌遲,妖書案結束,似乎隨之而來的浙黨和東林黨也進入了大和解。
萬歷年間的大明是一個天變天災都頻發的時代,幾十年不見的天象反復出現,要不然就是重要建筑產生災變,動不動就皇陵塌了,或者皇宮燒起來了。
可以說是上天示警,但是更靠譜的理由似乎是因為這年代的建筑使用年限也就是二百多年,到萬歷三十年的當口這些建筑也到了使用年限,于是該塌的該毀的都開始出現。
萬歷三十二年的上半年發生的天象包括一次日食;一次星大如斗,由白轉赤的流星,光芒照的黑夜如晝;還有明長陵的明樓被雷擊焚毀。
在經歷了妖書案之后總算安然無恙的內閣三大佬為此聯合在一起,再次請求廢除礦稅。
歷史上這一次廢除礦稅,閣老朱賡親寫“守成、遣使、權宜”三論上疏,三個閣老一同署名,動作之大驚動天下不過這份折子幾年前被王文龍抄給沈一冠用掉了,于是這次上書之中用了另一個不屬于任何黨派的大佬戶部尚書趙世卿的文字。
有大佬的文字加持,內閣的三位閣老還專門選了一個大雨天,冒雨素服拜謁文華殿。
萬歷皇帝頗為驚訝,跑出來看這三位究竟要干嘛,然后便被遞了折子。
不這樣做,他多半窩在文華殿里不出來。
上疏的結果是趙世卿的折子流傳天下,萬歷皇帝也夸獎他的文字不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但上疏能不能成功不要緊,最主要的是這是上疏顯示了三位閣老的聯合,以及浙黨和東林黨的共同合作,于是在京城之中帶來一股樂觀的氣氛,許多人覺得隨著妖書案的結束,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黨爭也已經結束,雙方可以一起干點事情了。
似乎這一次妖書案大半年鬧下來,所掀起的黨政風波非但沒有使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關系惡化,還給了兩邊交流彌合彼此關系的契機。
臺面上表現出來的是如此,但實際情況自然是截然相反東林黨和浙黨之所以罷兵是因為兩邊都傷了元氣,同時還沒有什么新的事情可以吵鬧,于是各自休息隱忍。
只要有下一個黨爭的機會出現,政黨惡斗分分鐘就要再次上演。
王文龍的書信走了門路塞到了八百里加急的急遞鋪中,為此他還掏了五十兩銀子,不過十天就到了沈一貫的府中。
沈一貫最近心情不錯,聽說王文龍通過急遞鋪來信,沈一貫叫來自家幕僚,他坐到了太師椅上,一邊閉目養神,一邊道“拆開念念我聽。”
師爺答應一聲,拆開書信念道“沈公蛟門大鑒,文龍頓首,久疏箋候,時企光塵”
蛟門是沈一貫的號,他原本還有一個更常用的號是龍江,只不過他的死對頭沈鯉也號龍江,王文龍打聽到沈一貫最近閑龍江這號晦氣,于是專門叫他“沈公蛟門”。
果然沈一貫聞言就笑起來道“這王建陽是海外歸客,往常雖然思維上挺機巧,但是寫信卻一向粗的很,如今這般講究文字,莫不是來信求我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