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其他小說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 第413章 社學之會

          第413章 社學之會(1 / 2)

          王文龍原本以為遼東的儒學水平并不算高,自己在此地也不會有什么名氣,卻沒想到他來了遼東才知道自己在本地居然還是個挺火的學者。

          他能火起來靠的主要是療疴錄。

          這本書本就取材自明末的亂象,王文龍在描寫之時又加進了自己在明朝這許多年的見聞,盡力將一個戰亂不息民不聊生的明末場景給描繪出來。

          他寫出此書時還是三四年前,那時馬林正任遼東總兵,遼東時常被蒙古人入寇,還有太監高準在盤剝,努爾哈赤也正在和海西女真打仗,整個遼東都亂得很。

          于是王文龍療疴錄中那個兵痞橫行、民不聊生的末世立馬就引得遼東百姓共鳴。

          雖然遼東總兵馬林號稱要禁止此書,但是卻依舊無法阻止此書在遼東大地上廣泛傳播開來。

          這書實在太火,甚至有遼東人傳說療疴錄寫的就是真事,說內地已然是天下大亂,兵痞橫行的世道。

          登遼海道斷絕以后遼東和內地信息交流大為遲滯,許多遼東百姓對于內地的情況也不了解,也不知背后有沒有其他勢力做鬼,總之這樣的傳言還真有市場,嚇的許多遼東百姓以為大明就要完了。

          最后還是李成梁和遼東巡撫聯手將此書給查封一陣,才將這滿天謠言給壓了下去。但經此一事,王文龍也就在遼東大大出名。

          所以王文龍剛到安樂州就受到了鐵嶺社學邀請。

          鐵嶺衛的社學也是出過進士的,倒不至于以為療疴錄記載的是真事,邀請王文龍還是因為王文龍的名氣以及對王文龍最近所倡導訓詁之學的興趣。

          不過那時王文龍正在忙碌發掘之事,只能答應等階段發掘完成之后再去往鐵嶺衛做會講。

          王驥德急于回去通知紅山文化的發現,帶著甲骨社幾人在鐵嶺便和王文龍分別,直接就南下而去,王文龍則帶著隨從去往開原城。

          開原城的繁華程度雖然比不上沈陽,但是卻是開鐵防線的重要堡壘,所以城墻修得格外高,城墻周圍有十幾里,光論城墻堅固雄偉在整個東北也就僅次于遼陽罷了。

          王文龍到達之時就見社學門口已然站了三四十人。

          一個六十許歲的老者笑著相迎“老朽蕭汝芳,字近德,且代遼東文人歡迎建陽先生。建陽先生乃當世名儒,先生履足遼東,實在是本地文界大事。”

          “不敢當近德先生如此夸獎,先生身處遼東卻能高中進士,我王文龍身處關內卻只能靠貢監出仕,相比之下,遼東學子才華高于我甚多呀。”王文龍連忙對著蕭汝芳行禮,心里是真的尊重。

          只因蕭汝芳是萬歷十一年的三甲進士,有明一朝鐵嶺衛總共就兩個進士,上一個進士還是在嘉靖年間。

          遼東想要考出個進士非常困難,主要原因一是遼東的教學水平確實低,二則是遼東雖然有幾百萬人,但卻不是一個省級行政區,沒有自己的鄉試。在遼東的讀書人想要科舉都得到其他地方去參與考試。

          就比如蕭汝芳的進士就是去順天考的,而且還是當年順天府鄉試第十名。

          就遼東這教學水平,蕭汝芳跑到順天府去考試還能得到前十名,要是他從小在內地讀書,想殿試來考個一二甲都是手拿把掐。

          聽到王文龍對遼東讀書人如此吹捧,在場眾文人心中都舒服許多,蕭汝芳也是一下便覺得王文龍順眼,熱情邀請說“請建陽先入文廟祭圣,也看看我遼東社學的模樣。”

          “近德先生請,列位朋友請。”王文龍同著眾人一起走入鐵嶺衛社學,幾個本地文人頗為自豪地在一旁介紹著社學中的布置。

          其實鐵嶺衛社學地方很小,也沒有文廟等配置,所謂圣賢祠就是開辟了一處偏院的小房間而已,別說南京常州等江南地方的官辦書院,就是福建的一些私人書院也遠比這鐵嶺社學要來的氣派。

          但是王文龍卻不敢有輕視之心,在這地方還能夠堅持讀書,而且不少人考上功名,在此的儒生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毅力過人之輩。

          就比如蕭汝芳給他介紹的幾個本地名宿,都已經六七十了卻還自稱小友,那是連秀才試都沒有考過的童生。

          倒不是他們學習成績多差,而是因為這些人大多屬于都司衛所的儒學生,想要得到秀才功名只能參與國子監的歲貢,這里頭貓膩太多,有錢人給點錢財就給這些老儒生頂下去了。

          最新小說: 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 瘋了吧!神話天賦你管他叫反派? 劍出華山 帶著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閑的都市怪談生活 穿成四福晉后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無為(科舉)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戰:從亮劍開始的批發帝國 三角洲行動:拐一只麥小鼠回家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