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謝肇淛一家也太灑脫了,謝汝韶重病之中居然和兒子仔細討論怎么為福建的荔枝揚名真是一點正事兒不干唄
王文龍接過謝肇淛遞來的會約,就見這荔會約寫的還挺正式“吾閩荔子甲于嶺南巴蜀自夏至以及中秋,隨早晚有佳品。今約諸君作食荔枝會,善啖者許入,不喜食者請勿相溷。先定勝地名品,以告同志。”
再看一眼落款,居然是徐興公寫的。
謝肇淛是福建長樂人,徐興公是福州人,王文龍自己是建陽人,還真是福建名仕的一個雅集。
王文龍問道“這會怎么做”
“包樹吃,”謝肇淛說道“我們每一會只約七八人,太多則吵鬧,荔枝就包兩三棵樹,二千顆,太少則不飽。”
王文龍聽的一愣一愣的,又問道“怎么吃是知道了,去哪兒吃呢”
“這就是此會的好處了,”謝肇淛神秘說道“我父親是吃荔枝的高手,我家學淵源,自也不差。這荔枝從夏至開始成熟,一直到中秋,每一季都有不同風味,我福建又是荔枝的大產區,這幾十年間,我父親細心收集,哪幾處的荔枝好吃,什么時間去吃最好都已得出一套方法,我又加以揣摩,如今已有路子了。”
“建陽請看。”謝肇淛珍而重之的又拿出一本冊子來,王文龍打開第一頁就見冊中寫著
夏至,平遠臺法云寺,白密二樹,異品也,必先提前半月向寺中生人買果樹,熟時往食,夏至后三日極熟,酸而味濃。
禪中觀,城內外第一名,馬恭敏賜葬墓前有樹三棵,極繁極美,可求馬氏后人馬季生主之。
鳳崗中古樹三棵,福州第一品,然而壞果雜其三成,須至其地選食,路隔一水,乘舟楫然后至
“佩服謝公父子真乃吃家中第一品也”王文龍看了兩頁,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這一本冊子厚厚幾十頁,每一條都是記載著哪兒有荔枝樹,什么時候去吃的信息,謝汝韶不知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把這些資料總結出來。
這愛好倒是不怎么花錢,但絕對風雅,就看這些荔枝樹的位置,什么人家的墳頭上、鳳崗的溪水旁、古廟里面王文龍都想不到謝汝韶是怎么找出來的,只怕每年都得吃荔枝吃到牙齦出血吧
這紅云會的聚會不是每期必須參加,每次參加聚會的成員一起平攤當天的荔枝錢即可,王文龍看的也有趣,點頭同意。
現在已經八月份,就算此時往福建趕,到福建時中秋也過了,今年的荔枝是吃不上了,王文龍約好明年有時間就回去。
謝肇淛大喜,接著又跟王文龍聊起尚書古文疏證,繼而又聊到最近火熱的考古學。
謝肇淛對于考據學的研究并不深,但他卻很喜歡考古,特別是看了一些紅山文化的報道之后,他對于歷史沒有記載的上古華夏先民探索東北的過程分外感興趣,這次遇到了王文龍這個去參加過紅杉考古發掘的考古學家,他自然不會放棄探討紅山文化的機會。
兩人一直聊到傍晚,家人來通知晚飯做好了,王文龍才邀請謝肇淛一起去吃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