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作物能夠在山地種植,讓當地的生產力達到了小農經濟的水平,這種環境下奴隸制的生產效率和小農經濟產生了明顯代差,適合小農經濟的中原王朝統治模式自然就會占上風,改土歸流自然而然就會完成。
在改土歸流之中制度改革只是推了一把而已,根本原因還在生產力的改變。
就在農業、地理與鋼鐵的口碑漸漸酦酵的時候,萬歷三十四年的九月,有一件來自京城的人禍新聞流傳到了江南。
事件起因是今年八月以來京師的雨水就非常嚴重,京城的守軍到盔甲廠去支取火藥,發現倉庫內的火藥囤積日久加上潮氣嚴重,已經堅固如石。
于是領取火藥的官軍們突發奇想,用斧頭劈砸火藥,想要稱出所需的重量。
這一神奇操作不小心劈出了火星,然后就引發盔甲廠火藥殉爆,爆炸之聲如雷震,盔甲廠中刀槍劍戟都被甩出百步以外,盔甲廠附近整條街都給掀了,居民被炸死者數百。
當聽到這個新聞時王文龍真是一臉無語拿斧頭去劈火藥這操作真不是正常人可以做出來的,更何況去領取火藥的還是負責火銃的官軍,即使火銃兵都連這點防患意識也沒有,可見京師的官軍素質已經差成什么樣。
這往大了說其實也是東林黨和浙黨連續黨爭帶來的結果,上邊天天斗法,下邊的工作都沒人管了,最終在小問題上就會出現大紕漏。
而更讓王文龍感到無語的是京城中對于此事的后續處理朝廷對此事并無什么太大反應,只有一兩個官員提出要撫恤那些死難者,不是給撫恤金,只是開些粥棚賑濟,附近幾條街的房子都給炸塌了,所住百姓都流離失所。
萬歷皇帝也拿出錢財來施醫舍藥,救助傷患,對于死者則是京中官費一人舍一具棺材。
至于如何制定防范火災的制度、如何改革火藥存儲方式等真正解決問題的法子,根本沒有人提,仿佛這就是一次無心之失一樣。
王文龍看的窩火。
這場萬歷大爆炸在歷史上并不有名,以前他沒有重視這樣的記載,事情發生之后回憶史書才想起有此一事。
王文龍印象更深刻的是原歷史上二十年后的天啟大爆炸,現在一看就這樣的態度,怪不得原歷史上二十年后會出現更重大的生產事故。
王文龍越回想史料,這才越發現明代對于火藥制作管理的粗疏到了何等程度。
主要是天啟大爆炸的描述太驚人了,哪怕王文龍提前知道這件史事也不禁為此發愣。
天啟大爆炸可不是死傷百人的規模,歷史記載那場大爆炸僅僅在中心災區粉身碎骨的死難者就“人以萬計”,紫禁城內施工的工匠被從腳手架上震下來跌成“肉袋”的超過兩千多,象房管事太監都被震死了,受驚的大象從象房中奔跑而出,滿街亂竄,踐踏百姓,死者無數。
光是后宮的死傷情況都看得人目瞪口呆,在乾清宮等候宣照的御史被震波帶走兩個,甚至天啟皇帝當時正在乾清宮用膳,爆炸發生時他起身就跑,太監追都追不上,乾清宮大殿轉眼就被震塌了,伺候用膳的太監全部被砸死。別說其他人,歷史上連不滿周歲的天啟朝皇太子朱慈炅都因大爆炸受驚而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