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天公重抖擻”,“勸”字用的極好,王文龍是奉勸而不是乞求,居高臨下,傲然身處天地之中。
己亥雜詩不愧為清末最有力的政治詩,短短幾個意象,便塑造出一種熱情洋溢的戰斗姿態,每個人被勾起的都是自己心中的向往,這些向往并不相同,但卻都受到了激勵。
李日華是眾人之中最冷靜的,他剛剛辭官,還沒有放下官場上謹慎的態度,他完全從客觀角度來分析這首詩,能感到此詩之中充斥著一種號召變革的態度。
“激而不揚,能往能復,真是一首好詩。”李日華笑著說道。
在李日華看來,這首雜詩很有力量,攻擊的又是這個世道,而不是某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效且安全。
鄧道協則連忙在紙上抄錄下這首詩,對王文龍道“之前見到建陽那首讀荒政考寫的真好,我只看一眼便映入腦海,如今又得這一首,建陽真正是當今一流的詩家。”
李日華前一段時間都在忙碌辭官的事,卻還沒讀過讀屠長卿荒政考有感,問道“那是什么詩”
鄧道協直接把詩給背了出來,李日華一聽便鼓掌大贊“此詩大氣磅礴,由事即論,是本朝絕句中的一流”
有王文龍打樣,眾人也都已詩興大發,面對這個半堂殘損的羅漢像,在蕭索之景中苦思政治詩作,在場這么多人,每人貢獻一篇就能出一份傳單了。
這一篇直刺世道的傳單掛上西湖社和蓮社的名字,定能夠在江南引起討論,后續操作自然有王文龍跟上。
沈宜修裝作思考作品的樣子,拉著王文龍走到無人處,突然高興地抱上王文龍手臂。
“你怎么了”王文龍問。
沈宜修膩在王文龍肩膀上說“相公你怎么這般有才”
王文龍捏了捏沈宜修的嫩臉笑道“請夫人也好好想想詩作,這篇傳單我可有大用。”
“我不會,相公教教我。”
“把你想的句子念來聽聽”
王文龍說是教也不怎么正經,又是揉手又是親臉的,弄的沈宜修呵呵直笑,在王文龍沒皮沒臉之下她又紅著臉偷偷親王文龍。
膩歪半天,沈宜修的腹稿總算打好,一蹦一跳的要去寫作,王文龍也從草叢中鉆出來,這時突然見薛素素走上前,將一張紙塞在他的手里“建陽先生,是我的詩,寫的是竹子。”
王文龍還沒反應過來,沈宜修就又回來道“相公,在杭先生叫你。”她的臉還是紅紅的。
薛素素勾人的看了王文龍一眼,笑道“先生自去吧。”
王文龍忙把那紙條藏了起來。
到晚上回房王文龍才躲著沈宜修將那紙條拿出來,就見那上面寫著的是一首詩。
翠竹幽蘭入畫雙。
清芬勁節半閑窗。
知君已得峨眉秀。
我亦前身在錦江。
王文龍越看越是臉色古怪。
畫中已經有幽蘭了,清芬勁節的竹子卻還倚著閑窗。還什么“知君已得峨眉秀,我亦前身在錦江。”
薛素素此詩題面像是詠竹,但怎么看怎么像一首情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