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王宅,李三才借來蘇州公干之名帶著一大挑禮物進入王家大門,高興說道“建陽,我可給你帶來了好東西。”
王文龍迎出照壁外,問道“有何好東西”
李三才直接在花園中將一張大字給展開“這是葉尚書給江南物理社專門寫的匾額。”
王文龍看著那幅字,只見葉向高用行草寫了四個大字“理一分殊”下面落著葉向高的落款。
物理社身處于明代哲學思想鼎盛期,社員們除了做物理研究之外,也對其研究加上了哲學價值,物理社的哲學思想是從王文龍的力學三定律來的。
物理的研究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找到萬物一理,就好像力學三定律一樣,無論天上地下星星月亮,還是人世間的所有物質都不逃脫其束縛。一些物理社的成員將之聯系到了哲學,所以物理社的口號就是“天地一理”,這是諸子百家中“名家”的口號,后來又被道家和儒家各自闡述。而物理社中還有一些是標準的理學門徒,拿出了朱熹提出的類似說法,“理一分殊”,這說法來源于華嚴宗和禪宗,意思是天地間只有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在萬事萬物中得以體現。
某種意義上也能用來闡釋物理學社的終極追求。
“多謝臺山公寫的好字。”王文龍笑著點頭。
葉向高的行草是出了名的,后世流傳的葉向高所寫草書過香積寺草書五言詩軸都被以為是明代政治家中的絕品,這“理一分殊”四字寫的也是氣脈中貫。
李三才又攤開一幅大字道“這是顧憲成所寫。”
李三才說“就是建陽前幾日所說的聯合浙黨一事呀,如今天下苦稅監久矣,朝中正派人物,無不想要勸圣上收回稅監”
王文龍捧著這幅書法更加高興,開發臺灣島之前一直是福建人自己張羅,東林黨對此事采取委宛態度,現在東林大佬顧憲成親自寫了這四個大字,以后刻個牌匾掛在臺灣島民團大堂里,能擋下許多東林門徒對開發臺灣之事的流言蜚語。
葉向高是尚書級別的官員,未來是東林黨要抬入閣的人物,品級比李三才要高。而顧憲成雖然罷官之前只是六品小官,但他在東林黨中是絕對的核心人物,李三才雖有漕撫之位,卻還是得為顧憲成奔走。
見到王文龍喜滋滋的將兩幅書法擺在石案上看了又看,李三才笑著問道“建陽,這兩幅字可算得寶貝”
顧憲成寫的也是個牌匾,赫然四個大字“辟我山河”,后面落款是“乙巳冬,題字以壯開臺灣島事,顧憲成”。
王文龍又看向顧憲成所留的墨寶,顧憲成以文章氣節名揚天下,而他的書法也是當世一流,后世東林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對聯就是他留下的墨寶,字體結構精嚴、飛灑自如、又頗具骨力。
王文龍收起喜悅的神色,鄭重問道“大撫無事不登三寶殿,突然給我這樣的寶貝,實在讓我心中有些慌張,不知漕撫此來所為何事”
“李大撫且莫說了,”王文龍連忙叫停,笑著說道“能做之事我已做了,我也不是浙黨中人,更不可能讓浙黨人物聽我命令做出決策,如此一說,則這兩件寶物在下受之有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