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縣地方小,督學察院屋瓦陳舊、設施毀損,于是南直隸的學生參加鄉試往往不愿意來句容而去應天府里考試,甚至句容本地的學生也跑到南京城里去考鄉試。
當年應天府尹對于這事情并不上心,陳子貞思索一番,又找到句容知縣協助,才完成督學察院的修繕。
因為駐地在句容而非南京城內,陳子貞這個提學官當的特別孤獨,而且他一年有大半年時間都在南直隸下轄的各個州郡巡視,更是幾乎沒有什么朋友前來拜訪。
陳子貞接過帖子一看,“王建陽他怎么來句容了”
陳子貞搖頭“督學察院最以整潔肅穆為要,本來就是紅白色的主調,用黃泥去填補如何看得修得如狗皮膏藥一般,學子前來考試,住宿之時難免影響心情。”
就比如徐光啟,他明明在南京參加鄉試,卻是被焦竑提拔的,日后也稱焦竑做老師。而陳子貞根本沒有參與他的監考,哪怕日后徐光啟當上閣老,陳子貞也和他沒有一點香火情。
陳子貞皺眉,感覺王文龍不至于如此無聊。
他吩咐道“應天府沒有白泥膏就到市面上去買,南京市面上賣光了,就到鎮江去找尋。眼看科試就要開始了,三日之內務必要泥瓦匠將漏洞處補好”
陳指南回答說“應天府庫中白泥膏已經用完,一時調配不來。”
那傭人這才上前說道“大人,有個南京的老爺來投帖子。”
而且句容縣對于士子的服務做的也好,時人記載“應舉之士皆千里相攜而至,以群試其中為樂。”中不中舉不重要,來句容縣考試本身就成為了南直隸士子中的時髦之事,陳子貞這督學察院都快趕上旅游勝地了。
這樣一來陳子貞直接少了一大部分工作,好多時候連舉人的座師都當不上。
前來科舉的讀書人稱頌此地“翼然有序”,“廓然有容”,“隱隱忽見御史之憲度”。
陳子貞問道“何事”
南直隸有十八州郡,不要說將南直的讀書人全都吸引來,能分流到去南京科舉人數的一小半,句容縣每年就能迎來上千名書生,這吃穿用度哪不是花錢
陳子貞對陳指南囑咐道“這察院是句容父老一磚一瓦建起來的,乃是本地文氣之所在,深富縣中父老眾望,不要嫌我挑剔,實在是忽視不得。”
南京提學御史的工作是管理南直隸十八郡的所有學子,但是南直隸的區域范圍實在太大了,十八郡人才之盛甲于天下,陳子貞要三年才能把十八個州郡走完一遍。歷代南京提學御史自己在督學察院里頭待的時間很少,督學察院的修繕也不被重視。
縣教諭陳指南猜測道“聽說王舍人一向閑云野鶴,莫非是慕名來督學察院游玩的”
陳指南連連答應,低頭將細節記在本子上。
陳子貞正吩咐著裝修事宜,一個傭人急忙走進后衙,站在學寮旁默默等待。
根據國家法律,督學察院既是提學御史的居住所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考試地點,要負責全省的科舉考試。
不過陳子貞是個頂聰明的人物,他聽過王文龍的名字自然不會把人往外趕,對手下人說道“今日就看到這里,先前指出的地方你等趕快整修,未看完的部分明日繼續。”
接著他又轉頭對那傭人道“快把建陽先生請到廨宇去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