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明也是能讀書的,對詩文的討論還聽得懂一些,他對王文龍極為推崇,笑著說道“我觀當今,由俗入雅,前看金瓶梅西游記,這幾年就看建陽先生的佳作,從儒林外史到療疴錄,建陽先生用筆寫人無不另開一天
地,足有承上啟下之功。”
王文龍連忙謙虛“趙海主謬贊,我之作品何以能與三國水滸相提并論”
這時李如椿突然笑道“說到建陽先生的作品,我前兩日同兄長在句容看了建陽先生所辦坤班所演的西廂記,做的實在是好,不想先生在戲曲之上也有這樣才華。”
“建陽先生還有戲班嗎以前卻還沒聽過。”趙子明插話問。
王文龍笑著解釋“那西廂記是蘇州李實甫的本子,我無非是求來而已,可不是我的功勞。”
趙子明夸道“能夠求來善本就是先生的慧眼了,我才知道建陽先生原來有個戲班,不知能否有幸請那班子來家中演出。”
“這怎么話說趙海主愿照顧我家生意,我求也求不來呢”王文龍滿臉笑容的道。
他接著自賣自夸“非是我夸耀,我那戲班的戲子、班頭都是從馬湘蘭的蘭社聘來,這班社的唱念作打具是一流,而且還是全由女子組成的坤班,請入后宅為家中女子演出也不違禮法。在商言商,我如今也正是要做這樣生意,還請各位主顧多為照顧。”
趙子明一下被王文龍這推薦的話語給逗笑,點頭道“建陽先生如此說,過兩日我家家宴,就下帖子請建陽先生的坤班來唱。”
“榮幸之至。”王文龍道。
聽著兩人對話,眾人臉上也露出笑容。
歷史上第一個將自己的家班帶著到處演出的名士是幾十年后的李漁,有了他的親自推薦,他家中的班社大為成功。
萬歷年間讀書人在暗地里做生意的多了,但此時人的理念還沒完全轉變,大多數名士拉不下臉去推薦自家買賣。
此時許多讀書人暗地里做生意也沒少掙錢,但他們往往還端著個大架子,讓人覺得虛偽。
眾人見王文龍自賣自夸的推銷自家班社,雖然覺得他有點顯眼,卻也是真性情,無人對此感到反感。
趙子明真正在關心的其實是此時大明對外貿易的風向,見和王文龍把話題已然聊開,他突然問“建陽先生能察世情,廣通經濟,不知對眼下開海之事如何看待”
王文龍笑問“趙海汝是想知道對日貿易的政策走向了”
“先生知我心也。”趙子明說。
“不容樂觀。”王文龍回答。
“如何個不容樂觀”趙子明追問。
在場的雖有二十幾個名士,但畢竟還是商人的聚會,王文龍說到此話題就見眾人都注視過來,他分析說道“我大明對日貿易的政策極受藩國情況影響,如今日本德川家康雖新建幕府,剛剛統一了日本大局,但日本國內諸藩還未完全服從,這場日本內戰少說還要打上十幾年。這十幾年間日本國內諸藩的管理定然混亂,肯定有許多流亡倭寇來到我大名沿海搶劫,即使朝廷聯絡日本幕府,因為德川家康還未真正穩固權力,對于這些海外倭寇也無法處理。”
“而以我大明官員的視角,朝中定然會因倭寇不靖對日本國進行制裁。我大明對日本的制裁方式無非就是海禁,所以我以為接下去十幾年對日的海禁只怕都不可能松懈。”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