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素的院子和王文龍家都在秦淮河沿岸,相距也不算遠。
“一路坐船,好累。”沈宜修走上河岸皺眉說。
王文龍扶著沈宜修的肩膀,笑道“累就回去休息。”
“我哪能休息,你不許了薛姑娘一個劇本嗎我得快快寫出來。”沈宜修笑著說。
要把故事編成劇本需要合轍壓韻,還要考慮到戲曲調式,王文龍實在沒這個本事,所以白蛇傳劇本的寫作都是由沈宜修負責。
王文龍一路陪著沈宜修走到書房,笑說“辛苦夫人。”
沈宜修看看王文龍,抿嘴笑道“相公也逃不脫,你答應要幫我改詞的。”
沈宜修對于這部劇本非常上心,一是因為她閑的太久了,想做點事情,二也是沈宜修對于白蛇傳的故事非常喜歡。
王文龍給沈宜修講述的白蛇傳是建國后的京劇版本,那時的中國戲劇題材比明代又多發展了二百多年,戲劇舞臺上的人物模板和劇情結構大大豐富。
比如元雜劇時代,戲曲行當只分為末、旦、凈三大類,對應的是男、女演員、還有花臉。而發展到萬歷年間,南戲已有十種行當,就拿女演員“旦”來說,已經分出了演中青年婦女的“正旦”,和少年女子的“小旦”。
而到了清末,光是旦角就發展到了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七八種專行。
每種專行對應一種人物類型,可見舞臺上的角色豐富度自然增加了多少。
就拿白娘子來說,此時舞臺上的美貌女主角,要不然是文文弱弱的富家小姐,要不然是驕蠻的女將,而白娘子這一角色模樣美麗、性格溫柔,但是又剛強癡情,能為丈夫去仙山盜草,還能領導三山五岳的妖怪大戰金山寺。這種極富魅力的知性御姐,這年代的劇本中哪里見過
白蛇傳的人物劇情對比起這時流俗滿地的才子佳人戲絕對是降維打擊。
所以沈宜修越寫越是興奮,寫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她已經能夠預感到白蛇傳演出之后,定能獲得極大轟動。
為了把劇本寫好,沈宜修用了非常多的精力,每一處臺詞唱段都精雕細琢。
“相公快幫我想想。”沈宜修和王文龍兩人挨著坐,沈宜修打開硯臺,添了點水,便拿起墨條為王文龍磨墨。
王文龍摟上沈宜修的細腰,見到桌上的劇本稿子正寫道白娘子水漫金山救出許仙之后的斷橋一折,提筆便將后世京城劇院版的對白補了上去
“許仙娘子救命,娘子救命啊
白素貞怎么你、你、你、你今日也要為妻救命么
你你忍心將我傷,端陽佳節勸雄黃。
你忍心將我誑,才對雙星盟誓愿,你又隨法海入禪堂。
你忍心叫我斷腸,平日恩情且不講,不念我腹中還有小兒郎
你忍心見我敗亡,可憐我與神將刀對槍,只殺得云愁霧慘、波翻浪滾、戰鼓連天響,你袖手旁觀在山崗。
手摸胸膛你想一想,你有何面目來見妻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