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沈宜修是想投身戲曲事業的,但當發現自己有身孕之后,沈宜修就以家庭為重,這段時間都在家中休息。
現在沈宜修的肚子已經顯懷,蘇州的沈家專門給她派來了產婆照顧,還有來伺候的丫鬟仆人,這些都是大戶人家慣有的禮數,沈家多半也是聽聞了李國仙要生產之前李家的表示,怕在面子上被比了過去,派來的丫鬟仆婦足有二十多人,雇了兩艘船才一路從蘇州載下來。
這些人每天燉母雞,熬“生化湯”,把沈宜修給補的臉蛋圓圓的,白里透紅。
另外就是做東西,沈家人一到福建就出去做腳桶,這是娘家要為女子準備的接生設備,除此之外他們還專門請人到銀樓去打了一把純銀的助產鉗來。
王文龍發明產鉗并且讓陳實功推廣,最初是想著給李國仙生孩子時上一道保險,雖然最后李國仙是順產,產鉗沒有用上,但陳實功卻還是成功的將這項技術用到了其他的江南產婦身上。
助產鉗能夠解決本時空九成以上的難產問題,絕對是出手即有效的大殺器,很快就在江南打響名聲。
陳實功也履行了和王文龍的約定,沒有把產鉗當作秘密保守,而是將之大力推廣,還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產鉗使用方法分享給其他的醫生和穩婆。
如今助產鉗已經在江南風行,而且還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規格形制,方便于對不同胎位、情況的嬰兒進行助產。
家中其樂融融,沈宜修把花束發完,最后留了一朵既大且美的,頗為小心的插在阿難的垂髫上。
這年頭的小孩子也會留頭發,王阿難的頭發在剃了胎毛之后就沒有再動過,現在已經可以扎一個小小的發髻了。
阿難被插上花之后老老實實的坐在搖籃里任大家看,過了半天才好奇的將那只菊花從頭上拔下來。
李國仙連忙說:“那不可以吃。”
阿難看看她,倒是絲毫沒有吃花的意思。
王阿難雖然個頭長得比同齡的孩子要大一圈,但是性格卻十分安靜,甚至有時會讓李國仙擔憂他腦袋有問題。
過了半歲之后,王阿難就不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很容易被大人逗樂,而是經常坐在那里,仿佛在想事情。
李國仙指著那朵菊花說:“阿難,這是菊花,菊花。”
王阿難呆呆的看了母親一眼,然后又盯著菊花看了半天,指著那一大朵花說:“花”
“是菊花,跟阿媽說,菊花。”
“花。”阿難慢慢回答,十分堅持。
王文龍苦笑:“這小子學東西可是夠慢的。”
這時就見阿難的眼睛四處逡巡,看到了掛在蚊帳上的一束茉莉,指著小小的茉莉花道:“花。”
王文龍這才有點驚喜,他發現這孩子學東西慢歸慢,倒還挺有歸納整理的能力,也不知道算不算聰明。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