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臺灣島的開發,福建沿海的走私貿易也越發的壯大起來。
廈門島上,海五路的商業會館前。
劉香沖著一個年輕人笑著拱手:“陳兄弟,你也來了。”
陳衷紀笑道:“劉老哥今日來的好早。”
陳衷紀是晉江的大海主,當年還差點被李但介紹給李國仙,他和劉香是老相識,原歷史上兩人都是跟隨顏思齊開臺的干將。
這兩年陳衷紀也追隨楊天生一起在臺灣島上參與移民,歷史上顏思齊死的時候他手下的移民村落也只不過是三千人的一個小鎮子,而如今早個十幾年楊天生手下就已經掌握了這樣的力量,陳衷紀也比原時空發跡更早,他現在才剛滿二十歲,卻已然登上了東亞海上競爭的舞臺。
“請進請進……”楊天生笑著出來歡迎,不一會兒又眼前一亮,沖著遠處一個黑乎乎的漢子招手:“楊兄弟,這邊來。”
楊耿,原歷史上的“十八芝”成員,鄭芝龍集團中楊字營的首領。
此人不是海主,而是泉州的梟雄,原歷史上他在泉州一帶頗有勢力,被鄭芝龍招攬到麾下。楊耿年齡比鄭芝龍大了二十多歲,萬歷年間就已經是泉州的黑道頭子,在陸地上干這些黑白買賣,看見海上生意好賺,于是主動投靠海商成為打手,如今也拉起了自己的海船。
楊耿進入會館后海商鄭明、鄭彩也相繼到來,這兩人倒真和鄭芝龍是一家,只不過是他的叔伯輩,現在的鄭芝龍還不滿十歲。
“恭喜恭喜。”“發財。”
眾人拱手互相說著吉祥話,笑著走進會館。
王文龍來到會館之時,許多人都聞言迎了出來,圍在王文龍的滑桿邊上和他打招呼。
“建陽先生好。”
“諸位好,諸位好,發財……”王文龍也笑嘻嘻的團團拱手。
黃程和眾人一起到會館門口迎接,眼睛卻仔細盯著街面上的來人。
王文龍滿臉熱情的來到他身旁道:“您就是在澳門開買賣的黃程黃老板?”
黃程一愣,暗暗流汗,面上笑道:“正是在下。”
“您可是名滿兩廣呀。”王文龍笑著奉承。
黃程連忙笑道:“哪里哪里,建陽先生過譽了。”
……
海五路的會館門前熱鬧非凡,離會館相隔一條街,李家的一個鋪面里,巡撫衙門的公人小心翼翼地監視著會館門前的動靜。
“那三個鬼鬼祟祟的就是倭人。”劉香手下的師爺指著遠處道。
“要不咱們先上去把他們抓起來。”班頭緊握水火棍,神色緊張。
“不要打草驚蛇,看看他們和哪個接頭,最好一下子把一串人給帶出來。”說話的是錦衣衛南鎮撫司的一個百戶,姓陳。
錦衣衛的正式機構只在南北兩京設立,福建因為長期防范倭寇,也經常有錦衣衛的派出官員前來公干。也是黃程倒楣,王文龍去通知鎮海樓時正好就有個錦衣衛百戶在泉州,而且他就是前來防倭的,查了半天沒查到幾個真倭寇,王文龍這人名氣大,這樣的名士居然被倭寇給盯上,陳百戶得知消息之后親自來提點兵馬。
錦衣衛辦公受賞的途徑幾乎全靠上司提攜,有相當高的私人評判成分。
荷蘭人、倭寇再加上王文龍哪一個都是響當當吸引眼球的題材,陳百戶如果能把這案子辦的出彩,肯定能被上司看到。
荷蘭人想要用倭寇來誣陷王文龍,肯定不可能直接派倭寇在大街上抱著王文龍的大腿就攀關系,而是要通過一系列刻意安排的“巧合”,使得王文龍通倭的事情“敗露”,這其中自然還能挖出在廈門島上的其他荷蘭奸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