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衍也點頭同意:“此時一想,的確如此,咱們八閩的海商從來就不太聽從朝廷的調遣,我就怕即使沒有海禁相威脅,他們也會在壯大之后越發的自成一體。我覺得此事還是不能任由這些商人們自己發展,必須要有朝廷能夠約束他們。”
王文龍用好笑的語氣說:“朝廷若是有辦法約束他們,福建的世家大族也就不用擔心私商的力量增長過快了,直接讓朝廷規定他們不要快速增長不就可以?”
“那能怎么辦?”林宏衍腦海之中除了海禁之外,根本想不到其他法子來約束這些福建商人。
“和商人聯合,主動聯合!不然就等于將福建商人這一龐大力量全部放棄。”王文龍毫不猶豫的回答。
陳薦夫點頭同意道:“這法子最好,朝廷若能對商人折節下交,則商販必也以國士報之。”
王文龍和陳薦夫完全站在開海的立場,認為福建的商人必然有極大的發展,朝廷只能順應趨勢,不可能改變。而其他人卻沒有他們這么相信。
不過無論信與不信,在場幾人心里都暗暗想著:看來這一次由海五路出航引起的開海禁海之爭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海貿對于此時的福建來說,實在是關系到每一家每一戶生計的頭等大事,未來朝廷對這局勢會怎么判斷,福建海貿接下去該怎么走,這寫個問題像把把利劍懸在眾人的頭頂。
大家聊著聊著彈性都不高,只是勉強附和,各自心中都做著盤算。
一場聚會一直聊到過了中午,眾人結伴下山,剛進到福州城中,便見到有許多人在市面上分發傳單。
過去分發傳單這種事情一般是文人來做的,多半是文人要搞上書集會之類,要做先期宣傳。
可大家見今日分發傳單的人物卻各個皮膚粗糙黝黑,還有些人帶著明顯的沿海各地口音,連官話都說不清楚,像是常年走海的海商。
王文龍接過傳單一看,就見傳單上赫然寫著宣傳開海利益的話語,其中不少文字還是從王文龍在尋報上的那篇專欄文章之中抄下來的。
眾人對視一眼,都露出了無奈表情。
商人主動到市面上分發傳單,無論是哪個組織在幕后作為推手,目的大概都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百姓支持,這一切都說明開海禁海之爭馬上就要鬧大了。
這場爭端的源頭早在這幾年福建商人大舉開發臺灣之時就已經埋下,海五路出航的過程中各方反應只不過是一個引子而已,背后的矛盾沒有被解決,這件事情就會一直鬧下去。
王文龍心里暗想:福建市面上又要熱鬧起來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