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特丹的爭吵是查不出什么結果的,最后十七人董事會決定先派人去那個大洋洲秘密勘探。
如果大洋洲確實存在,并且在上面確實有金礦的痕跡,那么整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方向都可能進行轉變。
王文龍的國富論還沒有正式被引入歐洲,這年代歐洲人的經濟思想主要就是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對抗。
作為海貿大國,荷蘭人顯然是重商主義的信徒,在重商主義經濟思想之中,經濟學家還沒有認識到貨幣只是一般等價物的概念,而是直接認為金銀就是財富本身,貿易的一切目的也是為了積累更多的金銀。
在這種思想主導之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突然得知在自己剛剛發現的大洋洲上可能存在著兩個世界級別的大金礦,所帶來的開發動力自然是極強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迅速在全國組織人力,花費巨資,組建了一支四海船規模的艦隊,真別嫌這艦隊寒酸,這年代的荷蘭人精于計算在整個歐洲是出了名的,這支遠洋船隊有補給船、領航員還有專門招待專家學者的艙室,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眼中就已經是超豪華待遇了。
如果按照過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辦事風格,管你什么博物學家,艙室里也得要拿出一半的面積拿來給公司放貨物。
被公司寄與厚望的團隊耗時半年時間到達香料群島,又用了三個月時間來到大洋洲,團隊開始繞著這個“島嶼”航行,試圖描繪出這個島嶼的地圖。
然后越走專家們就越感到驚奇,因為這個“海島”的面積實在太大了,走到四艘船只的補給全部用完,他們居然還沒有“環島”一周。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博物學家已經可以確定,他們所到達的地方完全不是一個島嶼,而足以稱為一個大洲。
這個大洲四面都被海水包圍,和已知的其他大陸完全沒有聯系,遠隔重洋,的確很符合王文龍所寫的“大洋洲”這個名字。
荷蘭人還在島上發現了原住民,只不過澳洲大陸上的原住民由于登島時間太久,而且大洋洲太為廣大,他們一路向內地移居,已經上千年沒有和香料群島的其他土人交流,以至于這些原住民所處的文明水平比香料群島的原住民還要低得多。
大洋洲的原住民甚至沒有發展出紡織技術,荷蘭人無語的發現本地原住民也大量馴養犬類,原住民居住的地區靠近南回歸線,本來天氣也不咋冷,特別冷的冬月份原住民部落就和自己養的狗睡在一塊,借助犬類生物的體溫比人類更高的特點,簡單說就是把狗當被子蓋。
同時在和原住民的交流之中,荷蘭人也發現了王文龍所說,大洋洲存在金礦的情況似乎屬實,他們得到原住民的幫助,在澳洲的西北角找到了許多金礦礦脈的表現。
其實這也自然,大洋洲大陸如此廣闊,一個大陸上面總不可能連一座富有的金礦都找不出來。
荷蘭人雖然不知道圣殿騎士團是怎么探知到大洋洲存在金礦的,但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大陸以及確實無疑的礦脈,這些消息匯總在一起回報到鹿特丹,頓時就讓董事會激動難耐。
荷蘭東印度公司掌握了世界級別大金礦的消息如果傳了出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價只怕要漲上天!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