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梁公公并不熟悉,恐怕沒這情面。”王文龍委宛推卻。
姜志禮頗為急切的說:“先生作為名士又有官身,可以在梁公公面前說上話,否則我這里實在是抵不住梁公公的要求,我實不想鬧出派兵鎮壓商人之事。”
姜志禮是東林黨人出身,他和太監之間的爭端很容易就涉及到東林黨爭,王文龍不太想參與這個渾水。
這事情是從泉州開始的,王文龍大概探聽得知是因為泉州的海商害怕海禁實行所以鬧起此事,和合法開海的漳州不同,泉州是私商聚集地,小海商們的罷市活動在此處鬧得最為激烈。
梁永看到事情要鬧大可能影響他收稅,已經多次示意姜志禮出兵鎮壓,如果沒有姜志禮頂著,這些海商中多半已經有一些頭領被抓進去。
王文龍思索一陣,說道:“泉州的海商罷市領頭者也只是些中小商人,他們組織度不高,想要找他們談也談不出什么,一切還在梁公公那里,不若先請梁公公赴宴相商,聽聽他的意向再說其他。不過,我與梁公公實不相熟,能不能談成我也無法保證。”
姜志禮眉開眼笑道:“成與不成都要多謝建陽仗義相助。”
兩人又聊了一陣閑天,姜志禮這才起身告辭,王文龍將人一路送出門去,看著背影點頭說道:“心系百姓,確然算一個好官了。”
姜志禮雖是偏向東林黨的官員,但和那些只會噴人的東林黨人不同,他是個實務官,歷史上在泉州知府以及廣東副使的任上都干的頗有聲名,在泉州知府任上還解決了泉州衛所兵的欠餉問題。
姜志禮后來被罷官也是因為不愿意給魏忠賢建生祠而被削職為民,此人參與的黨爭活動不算太多,也實際給百姓做出了貢獻,這年頭的官員在朝堂中活動幾乎沒有不參與結黨的,東林黨中也有不少好官,并不能一概認為是夸夸其談之輩。
傍晚,李國助從外頭回來,聽聞泉州知府姜志禮來過,王文龍還答應了他的要求,要代表泉州小商人去和梁永談判。
李國助直接搖頭道:“你何必去踩這趟渾水?”
李家是大商戶,哪怕福建再次禁海也影響不到李家的利益,李國助對于這些小商人鬧的事情完全不在意。
王文龍也不解釋太多,笑道:“這是人情之情,推脫不得。”
這理由還真說得過去,姜志禮在當泉州知府前的上一任工作是刑部員外郎,沈宜修的老爹沈珫是刑部主事,兩人的辦公室緊挨著,岳父沈珫之前在和王文龍的書信中就提過姜志禮和他關系極好。
聞言李國助也只能苦笑道:“建陽有所不知,這泉州的商人罷市可不好解決。”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