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快速解決事情,那些沖的太前面的海主也只能被犧牲掉了。
王文龍這才對梁永說道:“雖然收稅補稅是督稅司的職責,但是督稅司并無權利扣押商人貨物,不如叫那些私商補交了稅款之后將他們貨物放出,公公手下稅監也可繼續在市面上查有哪些私商做了走私買賣,找他們多收稅甚至法辦也可。”
“這,”梁永可不滿足于補交的那點稅款,那才幾個錢?他硬著頭皮說道:“所查封的貨物還未清點,如何能這么快的歸還?”
有商人拱手訴苦道:“督稅司所查的都是些小商人的貨物,他們并無太多本金,許多都是借債出洋,被扣貨時間長了要破產的,還望公公可憐則個。”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們要做私商買賣,怪得誰去?”梁永擺擺手表示不想多聽。
王文龍插話道:“督稅司扣押貨物按照律法應該半月之內歸還,即使清點不清楚,這也不該成為拖垮商人的理由。”
姜志禮也說:“公公須知,泉州府走海之人極多,有些律法若是實施的太過嚴苛,只怕本地百姓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梁永笑道:“這等事情牽扯極多,不是那般容易就能辦的,我也非其中行家,若是幾位有心辯論,我可叫我府中幕僚同幾位慢慢商議。”
王文龍心中無奈,梁永明擺著是想要把泉州府的走私商搞死一批,好給福建沒有船引出洋的商人立一個下馬威。
而泉州商人這邊也不可能退后,一旦出海的政策收緊他們之中許多人必然破產,沒有人會看著自己即將面臨破產的局面而不拼死一搏的。
最麻煩是這年代的開海政策,只能拿著船引出洋,這種政策利于朝廷的管理,但是卻早已經極為不適應現實之中的外貿需求,每年福建的大量海貿對于福建的經濟并無壞處,甚至福建官府都靠著海貿的稅收來補充財政,可偏偏承擔海貿大頭的卻是走私生意。
朝廷關于出口的律法已經許久未有修改,福建大量進出口貿易明明應該合法化,但卻偏偏是非法的。現在商人的需求合理,但確實不合法,梁永想要用法律來撈錢,在法理之上還真站得住腳。
王文龍對此事出手相助也真是想幫海商做點事情,就像何喬遠寫的“海者閩人之田也”,福建沿海的人地矛盾極其尖銳,如果沒有海外貿易的利益做補充,福建百姓的日子根本過不下去。梁永這樣打擊私商,弄不好會出大問題。
可王文龍這個中書舍人只是個虛職,雖然有些名氣,但他對上梁永還真是束手束腳。
最后王文龍只能威脅般道:“泉州百姓若是沒了出海貿易的機會,只怕要鬧出大事。”
王文龍真也是被梁永的行為給氣到了,泉州商人已經同意把得罪他的海主抓起來,這些海主身上的利益可以任梁永撈取,還同意讓督稅司到泉州市面上對私商們加稅,這已經是極有誠意。
梁永卻還是不滿足,他非要海商們死上一批,把自己的船引生意做起來才甘心。
如果是兩年前的月港督稅司,王文龍還真沒什么好說,那時候有皇帝撐腰,梁永在福建可以橫著走。可現在督稅司衙門明明已經江河日下,這家伙權力大大收縮,卻還是看準機會就要咬下一塊肉來,哪怕頂著極大壓力,都還是能多撈一把,就想多撈一把,根本不考慮其他問題。這家伙真是又壞又蠢,貪得無厭。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