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新起了名字沈宜修迫不及待的要去和李國仙說,和王文龍又聊了兩句,便抱著孩子離開。
這時外頭門子也跑來道:“老爺,張總編來找。”
王文龍點點頭:“讓他到書房等我。”
走進書房,就見張燮坐在那兒大口大口抽著煙袋,一見王文龍就嘆氣道:“建陽,何御史要同梁永妥協了,我氣不下,直接就回了福州。”
在這次泉州海商罷市風波中《旬報》絕對屬于主導力量,在王文龍的訪談錄之后,張燮親自帶著編輯部人馬趕到泉州連篇累牘的報道泉州的最新情況,利用《旬報》的影響力為泉州的海商積累了不少支持。
然而禁海派力量也發起反擊,利用報章瘋狂攻擊張燮和《旬報》,說張燮勾結走私商人,利用報紙為自己做生意打掩護,這年代的文人聽不得這個,此話讓張燮個人的聲譽損失很大。
王文龍問道:“泉州的事情不是大鬧起來了嗎?如何還有妥協之說?”
張燮苦笑說道:“商人、三一教、生員一盤散沙,還是被人各個擊破。”
張燮是絕對的開海派,他想為福建百姓做點事情,可是泉州的反抗力量還是太弱了。小商人和小讀書人都是沒有主心骨的,這一次反抗開始鬧得轟轟烈烈,但等到王文龍離開泉州之后,各派之間便迅速分裂,梁永坐困愁城等待了一個月,泉州罷市的各派就先撐不下去。
先是小商人迫于生計重新開始買賣,罷市名存實亡,本來出于支持商人目的的三一教見到商人已退漸漸也將法會給收了,最不怕威脅的秀才公們此時孤立無援,在御史的勸說下也漸漸沒了底氣。
王文龍問道:“泉州府是什么態度?”
泉州商人罷市能夠鬧到這么大的聲量,全程都有泉州知府姜志禮配合,此君很明白泉州的經濟都仰賴于走私生意,不會那么容易退縮。
張燮搖頭道:“姜知府也派人來勸我們《旬報》調整報道口徑,配合御史平定地方。”
合著姜志禮都退了,王文龍冷哼一聲,說道:“幫我送幾封信去泉州,這事情還沒完呢。”
“建陽還有辦法!”張燮放下煙桿高興說道:“哈哈,我就知道找你沒錯,咱們編輯部的人都還沒撤回來呢!”
王文龍道:“此事一定要秘密去做,經手之人都要得力,如果辦差了,咱們可都有風險。誰參與誰不參與,張兄還要好好把握。”
張燮道:“建陽還不相信我們編輯部嗎?咱們這群編輯記者這些年跟著你刀里刀里去,火里火里去,有的是忠勇之士呢!”
……
王文龍在半野軒里飛符遣將,百里之外的泉州很快就動起來。
原本內外都承受壓力的小商人團體已經即將崩潰,卻突然硬氣起來,即將結束的罷市叫歇再次恢復,這群商人所展現的韌性讓王文龍都感到驚訝。
此事到不只因為王文龍的面子,而是說明禁海和打擊私商損害了足夠多的利益,只不過過去這些人沒有主心骨所以抗風險能力不夠強,許多人對于這一次罷市沒有取得成果就這么早早結束都有所不甘,就等著王文龍發話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