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和徐光啟對于歐洲科學史并無概念聽說歐洲人的許多科技都是由從阿拉伯人那兒重新拿回來的,也是頗為驚訝。李之藻在傳教士的教導下學會了許多科技,并且很感到傳教士對他的關懷,依舊覺得天主教有莫大好處。
李之藻絲索良久,道:“建陽先生,無論古時歐洲之圣教做了什么錯事,然而如今歐洲人能夠通過科技航海來到大明,他們的船堅炮利都勝過大明,就連先生所說之阿拉伯人也被歐洲人比了下去,這不正說明圣教的厲害嗎?既然如今圣教最適,豈非以圣教之辦法治國治民方能有天下大治之景象?”
王文龍只回了一句:“堯舜之時還沒有天主教,三皇五帝也不知該如何治國了?”
李之藻頓時啞然,這個問題直接觸及“利瑪竇辦法”的最大矛盾,別說是他,即使利瑪竇也不知該怎么回答。
王文龍又問:“既然儒家方法和天主教都能夠達到治世的效果,我存何以認為使天下大治只有信奉天主這一種辦法?”
李之藻開始迷茫了,歐洲的天主教傳教士是很能辯論的,然而李之藻皈依天主教也才六年時間,大多數功夫都用在學習科技上了,對天主教的思辨技巧并沒有做太多練習。
李之藻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的單線條,皈依天主教之前他是虔誠的佛教徒,決心皈依天主教后他就直接把家里的佛像給砸了,因為天主教倡導一夫一妻,他便將自己的小妾全部休掉。
李之藻醉心于天文學,從傳教士處學習了歐洲人各種天文觀測的技巧,這年代的天文觀測還沒有多少保護視力的方法,李之藻常年靠一雙肉眼張目對日,到晚年時一只眼睛直接看瞎了,另一只眼睛也是視線模糊。
文人筆記記載,李之藻晚年家中放滿了天文觀測儀器,他在家里走路經常會被儀器絆倒,這種情況下李之藻還一直堅持著觀測天文現象,一直到臨死之前還有筆記。
思索半天,李之藻在胸前畫了個十字說:“建陽,我修行不夠,無法回答你之問題,見笑見笑。”
王文龍道:“無論是任何宗教,都是為了導人向善解決天下人之問題,當年唐玄奘去往西天取經,是為了解天下眾生之苦,我存兄皈依天主教最初也是為了學習科學技術,以富國強兵。雖然所信宗教不同,但是拯救眾生的思想卻是一樣的,我如今上京也是為了向圣上推薦開海計劃,同樣是為我大明百姓做好事。既然心同此理,何必一定入天主教呢?”
李之藻感覺王文龍說的哪里不對,但自己又說不出,反而越是思索越有一種快被王文龍說服的感覺。
他苦笑道:“我今日是無法勸建陽入教了,開海之事有需要我的地方,建陽盡管來叫,我必然全力相助。”
王文龍微笑點頭,剛才這番交鋒費了他不少心思。
徐光啟同樣一臉笑容,他感覺自己看了一出好戲,心道陪王文龍來了一趟南堂果然是對的。
李之藻今天只是第一次勸王文龍入教,卻已說了不知多少次想把徐光啟拉入天主教了,以后李之藻再勸徐光啟入天主教,他就可以拿王文龍的這一套話術來回應。
當天在教堂里吃過晚飯,王文龍和徐光啟一起到他家中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到鴻臚寺寺去上課學習覲見皇上的禮儀。
王文龍原本以為自己要在鴻臚寺學上大半個月的禮儀才能夠受到萬歷皇帝召見,卻沒想到剛在鴻臚寺上了半天的課,宮里便派太監來通知,讓王文龍次日前去面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