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壞笑道:“我聽說四表的家鄉乃是杜埃?敢問四表是哪國人呀?”
金尼閣聞言瞬間臉色一變:“我是哪個國家的人和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并無關系吧?”
楊廷筠好奇道:“聽說四表乃是比利時人?”
金尼閣沒有回答,王文龍則是笑著說:“這個問題的確難以回答,四表的家鄉杜埃原本是神圣羅馬國之疆土,幾十年前又想和荷蘭、比利時等低地省份一塊鬧獨立,如今卻又在法蘭西王國的控制之下了,我聽聞杜埃的人民對于自己是哪國人的認同頗有爭論。”
眾人這才明白,雖然金尼閣對外一直聲稱自己是比利時人,但是金尼閣的家鄉正處在各國邊界上,當地的百姓對于自己的國家認同極為混亂。他在其他的明人面前還能坦白,但是碰上王文龍這么一個懂行的,他回答自己是比利時人就怕會被詰問。
王文龍繼續問道:“在幾十年前法國國王的支持之下,法國人在杜埃創立了杜埃大學,使得杜埃成為了這一地區的權力和宗教中心,這地方的天主教影響是極為深遠的了。按照四表所說,宗教帶來的組織力應該能讓杜埃成為一個和平繁榮的地方,卻如何此地的百姓思想如此之分裂,而且戰爭頻繁?”
金尼閣對于其他文明的輕視很大程度便是來自于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之后積累了許多新知識,相比之下歐洲以外地區的人對于世界并無這么深度的了解,往往顯得愚昧無知。
金尼閣早就習慣了自己隨便說出一點歐洲的事情便能引起大明高級知識分子的驚訝,但今天碰上王文龍卻直接揭了他的老底,說出他的故鄉是一個被法國人占領的低地省份,而且戰爭頻繁,遠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金尼閣的優越感受到了挑戰,忍不住道:
“我的家鄉遭受這么多戰爭,只是因為世俗統治者的野心不斷擴張,他們之間的爭端給我家鄉的百姓造成了無盡的悲痛。天主教世界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這樣情形并非是天主教的問題,反而都是因為統治者們不能服從圣經的指引!”
王文龍卻搖頭道:“我問四表,歐洲在信奉基督教后可曾統一過?不是像哈布斯堡王朝那樣松散的統一,而是像中原王朝一樣真正由一個朝廷統領,國家之內百姓生活安樂,省份之間毫無戰爭。”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