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才六十二歲,明代的閣老們因為有相當的生活條件,普遍壽命都很長,工作到七十歲都是正常事情,六十二歲的于慎行可說是春秋正旺,而且于慎行在家鄉時身體也頗好,從沒聽說他有什么大病。
再去打聽于慎行的死因,顧憲成越發覺得難以置信:于慎行在接到內閣任命之前身體一直不錯,但就在接到任命的時候,突然生了一場病,可是詔書急如星火,于慎行也不得不抱著病體上路,一路上旅途顛簸導致于慎行的病情更重,勉強到任之時已是油盡燈枯,進京不幾天便卒于官邸。
顧憲成思考過于慎行當不了閣老的種種情況,但是所能想到的也無非是有人要在官場中搞他,卻是萬萬想不到會有于慎行死了的這一條。
顧憲成有心告訴自己王文龍是瞎猜的,但是想到王文龍說出于慎行可能當不了閣老時鄭重的神情,顧憲成自己都難以被說服。顧憲成能想到的惟一解釋就是王文龍真的能掐會算。
我的天,這是個什么人呀?
驚恐之余更讓顧憲成忌憚的是王文龍對于后續事情的說法,于慎行死后,東林黨就會和李廷機斗起來,這會不會也變成真的?
顧憲成心中還不相信,于慎行一死,東林黨在朝中已經大權在握,何必再起爭端?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根本不如他所想。
顧憲成的心中原以為東林黨是一個以理想團結起來的組織,然而接下來幾個月的事情發展卻告訴他,東林黨早已經脫離了他當初成立之時的預想。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龐大到了一個顧憲成之前從未想象過的程度,廣大的東林黨人中有一些人的目的是單純的改革時局,自然也有一些人則是想著升官發財,但無論是改革時局還是撈錢:沒官說什么改革?沒權說什么撈錢?
無論從什么角度出發,東林黨發展的好不好,其指標早已經變成了權力和官職。
于慎行死后,內閣之中只剩下葉向高和李廷機,要想撈到更多的權力和官職,只有攻擊李廷機這一條路。
當顧憲成發現東林黨人一步步開始團結起來攻擊李廷機,他最初還覺得自己可以將船舵給扳回來,但一番努力之后顧憲成卻發覺東林黨的走向已經完全不是他可控制。
這已是一個為了撈官撈權而組織起來的團體,如果顧憲成站到了保護李廷機的那一邊,那么東林黨這艘大船恐怕也會毫不猶豫的從他身上壓過去。
在這個團體面前已沒有人是掌舵人,東林黨就好像一群撲火的飛蛾,那火光就是更高的權力,顧憲成只有隨大流和被丟棄兩條路可選。
顧憲成總算明白王文龍所擔心的是什么了:他哀嘆了一陣,然后果斷站到了隨大流的那一邊。局勢已然如此,哪怕他九死落塵埃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還不如好好活著。
萬歷三十五年,李廷機入閣,隨即受到內外朝官反對,交章彈劾,李廷機所說的任何話,推行的任何政令都受反對。關鍵李廷機剛剛入閣,什么政見都還沒出呢,這攻擊簡直來的莫名其妙。
東林黨人的作為讓三黨和皇帝都看在眼里,自然讓朝中的其他勢力極為忌憚。至此,新任內閣之前一切的團結工作全部化為泡影,問津大會更是再無人提起。
三黨和東林之間脆弱的信任平衡蕩然無存,朝中各派勢力也再次為反對東林開始串聯……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