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做好晚飯,來叫葉世英說:“老爺,來吃飯了。”
“我馬上來。”葉世英擦著頭發從浴室中走出來,又吩咐門外伺候的小廝去拿今天送來的報紙和書信。
葉世英是萬歷二十三年的進士,遼東的廣寧左衛軍籍,但他在遼東算是有錢家庭,葉世英的祖父那一輩才調到遼東駐防,本身在遼東是個小軍官,而葉世英老家也是浙江寧波慈溪縣的,在當地也是個頗有名望的家族,哪怕葉世英的祖父駐防遼東兩邊也一直沒斷了聯系,葉世英考上進士之后又去認祖,還獲得了浙江鄉黨的許多幫助,連他在京中納的小妾都是浙江人。
葉世英先是翻看了一下信件,一封是從廣寧老家送來的,另外還有一封則是浙江鄉黨的請托,先拆開遼東的信看了一眼,葉世英瞬間氣的眉毛倒豎:
“閹宦,閹宦!安敢如此!”
前一陣子寧遠中左所打出了大勝蒙古河套部騎兵的戰績,葉世英作為遼東人也頗為高興,寫信回廣寧左屯衛的老家,詢問當地有沒有裝備新造的線膛槍。
葉世英在老家的弟兄也是個百戶,回信很快寄來,心中卻是告訴葉世英原本他們衛所分了幾支線膛槍,之前因為沒人知道這槍的利害,所以無人在意,自從寧遠中左所的大勝消息傳開,大家才對之重視起來。
可高淮為了保護自己,也開始要求手下在遼東搜羅線膛槍充實自己的家丁部隊。廣寧衛的這線膛槍全都被高淮搜刮而去,連米尼彈也搶光了。
高淮就駐扎在山海關一帶,更遠的沈陽、撫順他是懶得去的,常常在廣寧一帶出塞,去找蒙古王公打秋風。
這群太監在廣寧做的事情,葉世英早看了不少,他貪污撈錢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還要搶衛所中的兵器。
廣寧衛是遼西走廊的門戶,自古的幽州重鎮,直接面對著遼河流域的蒙古騎兵威脅,正需要線膛槍這種武器作為守城戰的補充。
高淮把槍搶去,只不過是增加他外出打秋風的能力而已,卻會讓家鄉的軍戶白白葬送許多性命。
葉世英拿著信一路走到飯堂門口,小妾和葉世英的一子一女連忙站起來。
小妾說:“老爺,飯得了。”
“大家都坐下吃吧,”葉世英點頭道,坐到餐桌前,心中還在想著該怎么參高淮一本。
他現在擔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已經有上書的權利。
心中煩亂,葉世英扒了兩口飯就吃不下去,干脆拿過新出的報紙攤開在桌上,自己端著飯碗邊吃邊看。
“這本報紙咱們過去有定的嗎?”葉世英看到最上面一本報紙,突然奇怪的問自家小妾。
小妾也是個知書達理的,看了一眼,道:“這是原本的《京城物理社刊》,如今新改了個名字,叫《管窺》。”
葉世英作為兵部主事,很關心火器研發,為此還加入了京城物理社,交了錢之后,每個月都能收到一本京城物理社的會刊,不過他嫌那會刊寫的太過于無聊,上面的文章他不怎么看。
小妾笑道:“這《管窺》雜志如今請了王建陽來辦,不光有物理學內容,還有好些考古學內容,里頭還專開了一個小說板塊,王建陽為此寫了一本小說在上面連載呢。”
“哦?王建陽的書?”如此一說,葉世英才起了興趣,他連忙照目錄翻到《東人平生錄》的頁目,就見小說索,圍繞家族人物布局全篇,展現大明遼東百五十年間軍戶之生活,乃一次現實小說之嘗試……”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