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憑東林黨人的處事方法,王文龍一旦歸隱山林,無論之前王文龍和三黨有多深的聯系,東林黨肯定會盡力捧他,萬歷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王文龍完全可以兩手一攤,繼續悠悠自在的過日子。
自己奉命來勸說王文龍停止《東人平生錄》連載,而王文龍轉手把報社賣給了東林黨,這消息傳到皇上耳中,王喜恐怕這輩子就回不了京城了,直接從南京去鳳陽守靈吧……
瞬間王喜的背心就被汗透了。
“建陽先生,”他硬是擠出一個笑容,滿臉諂媚的道:“先生不要說氣話,哪有這樣做玩笑的?”
王文龍也不想跟萬歷皇帝撕破臉,他沒有回答王喜的問題,而是轉了個話題,笑著問道:“王公公,龍和盛公司探索遼東航線的事情進行的怎么樣了?可需要在遼東的水手?”
王喜一愣,順著王文龍的話點了點頭道:“那自然是需要的,先生有建議么?”
王文龍道:“倒也不是什么大建議,不過是我在遼東有處產業,可以和探險公司合作。”
“是先生的皮島吧?那地方我也聽說過。”王喜一頭霧水:“先生現在與我講這些做什么?”
王文龍笑道:“我在皮島上有只小船隊,里頭有現成的水手,都是跑慣了山東到遼東水道的,配合南方的水手各負責一段路程,想來只要幾個月時間就能把遼東航線給探索出來。”
“我在遼東也還做了些其他產業,比如造船、修槍炮、轉運港口……還種了些人參……”
“人參!皮島上可以種人參?”王喜驚的眼睛大睜。
王文龍在東北的投資自然完全是摹仿毛文龍在皮島的經營方式,先將遼東半島海灣內的島嶼全部占領下來,而且仿照原來的計劃開發。
毛文龍原歷史上就是在皮島運貂皮、挖人參致富,王文龍自然也沒忘記人參,而且還讓毛文龍嘗試人參種植研究。
其實人參種植技術早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古人對于人參的種植只掌握了移栽技術,只能將山林中發現的較小植株的野生人參移栽到菜園中,養成肥大的園參售賣。
而到了明末,連園參也早就沒人種了,人參價貴,而且此時人已經能分辨野山參和人參的區別,挖到了野山參,賣還來不及呢,誰有心思把它養成價格更便宜的園參售賣?大多數普通人根本沒機會見到人參植株,自然更沒機會留種。
本時空也就王文龍有心思搞人參種植技術。幾年下去,人參都已經結籽了,毛文龍上次回南京也高興的告訴王文龍,人參種子的育苗成活率相當高,可以說全套的人參種植技術已經被王文龍集團所掌握。
大明醫家十分推崇人參的藥用價值,而且這藥物著實的名貴,在遼東人參的出貨價約是一斤參十五兩。
女真人每年能賣幾萬斤人參,交易收入就是幾十萬兩,“貂參之利”是女真人此時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
如果王文龍能夠種出人參,那是可以影響邊地局勢的。
王文龍見王喜臉色變化,繼續引誘說道:“而且我發現,人參不光能在六堡、皮島種植,人參也能在山東生長。”
“人參可以在山東種植?”王喜再次目瞪口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