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房中還另外坐了幾個客人,都是商人打扮,也是等著見那大老爺的。
王化貞聽了一耳朵,發現這幾個客人此時也在討論王文龍的事兒,就聽他們道:
“那王建陽居然能從一個海外歸客混到如今的高位,有錢有權,真是有幾分本事。”
“這種人有什么好羨慕?我聽人說他最開始就是勾結倭寇,做了倭寇的女婿,這才起家。我等雖然也是做生意牟利,但再怎么樣也不會無恥到去和倭寇勾結!”
“哎,你等聽錯了,我聽說他家老丈人叫李誕,乃是福建的一個大海商,雖然和日本做些生意,卻不是倭寇,乃是我中國人士。他那女兒叫做李國仙,能詩善畫,長得也是一表人才。”
“嘖嘖嘖,這般又更值得羨慕了。”
“我倒以為人家這手段,不管是不是勾結倭寇咱們都得學著些。就比如:若不是報紙說出來,我們哪里曉得皮島居然是王文龍的產業,那地方我可去過,比遼東許多衛所城還要繁華,你說王文龍這得撈多少錢?”
“那是人家有本事撈呀!就說他不讓撤防六堡,李總兵、蹇都督、趙巡撫都同意的事兒,他王文龍偏不同意,還敢跟這三位打對臺。我當時就覺得奇怪,如今才知道,原來是和高公公勾結的,這個膽子誰有?”
“想來也怕人呀,若是遼東人真信了不撤防,這王文龍可就是用千萬條人命去換自己的財富。”
“嘿嘿,這就叫惡貫滿盈,人不作惡,哪有那滿倉盈室的金銀?”
“”
王化貞深深的吸氣,強行忍下吐槽的沖動,只覺得這群商人實在是毫無遠見,聽風就是雨,全然不曉得王文龍的才華。聽這群人說話,固然讓他優越感爆棚,但也讓他十分想要指點對方。
等待了一個多時辰,那富豪終于請王化貞給他去看病。
王化貞進門為病人號過脈,又問病人昨天胃口、腿腳、便溺等情況,依情況調整了幾味藥,囑咐了煎藥的方法,交待清楚,王化貞這才離開。
王化貞也是這年代讀書人的一個典型,十年前他就考中舉人,但遲遲不能進一步。家中又沒多少錢財,只能在備考期間另謀生路。在讀書人常走的幾條路掙錢路子中,王化貞選擇了學醫,鉆研了幾年,便有了名醫之稱。他最初住在諸城縣的偏遠村莊,成名之后為了行醫方便,他還特意搬到了城中捎門村居住。
回到商人分給他居住的小院,王化貞就見一個年輕文人站在門口等待。
“友玉?你怎么來了?”
王琨,字有玉,濟南人,同樣有舉人功名,和王化貞是詩文上的朋友。
王琨笑道:“有位膠州老爺做壽,他家兒子乃是我的顧家,專請我來寫篇壽文。”
這位是賣文章的,能被千里迢迢請到膠州,王琨的文字賣價自然不菲。
除了靠行醫謀生外,王化貞也同樣工詩文,后世九仙山上許多詩文就是王化貞所寫,日常也接些給人寫祠記、祭文、墓志銘的生意,也是因此和王琨有了交情。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