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王建陽此人還是有名士風度的,從他做人做事上也可觀出。”
鄒義原本還摸不準李成梁和王文龍產生矛盾會不會讓萬歷皇帝對王文龍的觀感下降,聞言立刻便知道自己該站哪個立場,暗暗為王文龍說了句好話。
為何萬歷皇帝會對遼東的報紙感到不開心?
第一是因為李成梁等人污名王文龍的方法是把王文龍和高淮綁在一起,高太監可是萬歷的人,這辦法顯然對皇帝的名聲有所損傷。
第二則是他發現李成梁等人這一鬧已經引起京城的官員對遼東撤防的注意。
萬歷皇帝是相信李成梁等人撤防遼東之論的,但他只想要李成梁等人暗度陳倉把事情辦了,別在京城中引起東林黨的注意,要不然這群人肯定要上書。
現在,萬歷是真怕這個。
幾個月前于慎行奉旨上京途中患病的消息傳來,大家就已經逼到于慎行到京城后會不能工作,內閣的格局變成葉向高獨大,朝中風向立刻因此轉變。
東林黨人已經不再保守問津大會和三黨達成的默契,九月份江西參政姜世昌回京述職,直接上了一份表文,提出三點要求:
一,皇帝看中的王錫爵如果想當閣老,他首先應該上疏建議,讓:高攀龍、趙南星、薛敷教等東林大佬回朝當官,“不然,錫爵無復出理也”;
二,所有因觸犯沈一貫被中傷罷免的人,應當陸續平反應用,并讓東林大佬鄒元標復出;
三,只有能夠推薦廉潔之臣的人才能夠成為廉潔宰相,東林君子都是廉潔之臣,不推薦東林君子的人顯然都有私心——朱賡、李廷機兩個新任閣老,應當自我反省。
這已經是東林黨騎在萬歷臉上開大,李廷機和朱賡都上書表示“啟用人才是皇上和吏部的權利,臣等因此不敢擅專。”
萬歷皇帝也是恨的牙癢癢,一個小小的江西參政就敢一二三條的給他安排官員任免事宜,實在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但無奈東林黨的勢力太大了,萬歷皇帝把姜士昌的奏疏發到有司衙門下令懲治,結果從吏部侍郎到副都御史全都出來保人。萬歷皇帝用盡全力,最后也只能將姜士昌貶官,姜士昌本來就是外放官員,為東林黨出戰這一回,被貶之后照樣名聲響徹天下。
東林黨強勢如此,撤防寬甸六堡這事情一旦引起他們注意,萬歷皇帝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看到遼東那些報紙時,萬歷就忍不住暗罵李成梁等人蠢才。
萬歷對鄒義揮了揮手:“你退下吧。”
“是。”
鄒義躬身走到御花園門口,就見王文龍和一個無品級的小民被兩個太監引入御花園中。
王文龍看見了鄒義也只是微微點頭,鄒義也只是微笑回應,兩人對面而過,不敢說一語,宮中做事處處要小心,他們是皇帝前后腳召見的人,可不敢亂打招呼,否則分分鐘被人抓馬腳。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