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久受病痛之苦,心中煩悶,或許還因有些心理毛病,萬歷皇帝對太監宮女非常苛刻。就從他如何對待朱常洛的生母便可見的端倪,萬歷常鞭打宮女太監,有時喝了酒突然心氣不順,就會叫太監宮女過來受罰取樂。
這種行為相當頻繁,甚至給朱常洛留下心理陰影,后來朱常洛還專門囑咐兒子朱由校長大后不要苛責宮女太監。
小太監也是伴君如伴虎,見的慘狀多了,聽到萬歷對王文龍的評價,寫到一半的皇帝口諭立刻就不敢用筆了。
萬歷皇帝卻是冷冷看他一眼,道:“繼續寫,寫完送司禮監用印。”
小太監這才敢繼續書寫,看著小太監寫下“特準囤民寬甸……”的字跡,萬歷笑道:“這王文龍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且讓他們斗去吧……”
萬里皇帝沒那么蠢,當然看出王文龍所謂待人入駐寬甸六堡,并沒有表面上講的那么簡單,對王文龍所言的感動之情,也沒有蓋過他的理智思考。
萬歷知道王文龍拿了他的口諭肯定要在遼東搞事。
他現在是希望李成梁能夠把寬甸六堡的移民工作做完,又希望王文龍能夠幫他找到永明城,王文龍提出了要求,萬歷皇帝為了錢自然是滿口答應,干脆讓王文龍和李成梁去斗,他在宮中裝聾做啞。這樣李成梁和王文龍兩邊在他手上都會落下把柄,最好情況是兩邊的事情都給他做了,萬歷能收獲最大利益。
而且萬歷皇帝能看出王文龍也明白他的心思,只不過兩邊都沒說透。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現在王文龍和萬歷都居然覺得自己是那只黃雀,這才是萬歷皇帝覺得有意思的地方。
……
既然已經知道了皇帝對《定遼策》的發表意見,王文龍便沒有再去找熊廷弼幫忙,只是將《定遼策》寄給了熊廷弼一份,希望他能夠贊同文章中的觀點,以后去遼東也能做相應處置。
時間進入臘月,遼東百姓驚訝的發現,鬧了大半個月的遼東報刊對王文龍的辱罵,突然全部消失了。
遼東的報紙本來就是衛所系統,軍令上傳下達,萬歷皇帝給蹇達送了封信,他們不聽話也得聽話。
然后緊接著,《管窺》報紙突然刊出一則驚天消息,萬歷皇帝在王文龍面圣之后發出上諭,準許百姓到寬甸六堡興業置產。
遼陽。
遼東巡撫趙楫雖然是浙江山陰出生,但是籍貫卻是在京城邊上的順天府大興縣。
他得到了家鄉父老送來的《管窺》,嚇出一身冷汗,連忙跑去和之前挺王文龍的遼陽文人接觸:
“本官與建陽先生并無齟齬,是啊……本官乃是極推崇建陽先生之人品的,他對遼東之熱愛人盡皆知嘛……之前報上那些污蔑王建陽的文字,并非由我所出……等下一次建陽先生再到遼東講學,你等可幫我邀請他來遼陽一敘……本官置酒專等……”
趙楫就是萬歷皇帝夾袋里的人,對于皇帝的表態自然要做出十二分反應,雖然還沒摸清王文龍如何得了天子青睞,但趙楫對王文龍的態度已經立刻轉變。
起碼別讓王文龍把之前污他名聲的事情和他綁在一起——他也確實就是敲敲邊鼓,沒主導么。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