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李如梅,都是在萬歷的力挺之下當上總兵官,而且一上任就被文官群體針對,還都是萬歷替他們保下了職位。
李成梁心境的最大轉折發生在幾年前,那時在朝鮮戰場上立了大功的李如松接任遼東總兵,被滿朝文官所反對,雖有萬歷皇帝力保,但李如松上任僅幾個月就死在了蒙古人的伏擊之中。
這事情在后世看來是巧合,然而直到此時,于遼東還有許多李如松是被陰謀害死的傳聞。
這可是在李成梁經營了幾十年的遼東,李如松作為李家軍閥的嫡系,帶著李成梁打造出來的遼東鐵騎出戰蒙古人,不明不白就死了。怎能不讓李成梁心生恐懼?
也是因此幾年前萬歷讓李成梁再次出山擔任遼東總兵時,李成梁十分堅決的推辭。最后不得已出山,其實是和萬歷皇帝達成了政治聯盟。
但偏偏萬歷皇帝是個政治信譽非常差的人。從沈一貫到朱賡都曾和萬歷達成過政治聯盟,但面對逆風局時,萬歷皇帝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把同盟丟出去擋槍,李成梁對萬歷真沒那么信任。
李成梁手下的兵丁跑回來道:“總兵,寫書的張爺出去了,一時呼喚不著。”
李成梁皺眉問:“他哪里去了?”
“說是早間同鐵嶺社學的幾個秀才公吃酒去了。”
“呵。”李成梁冷哼一聲,滿臉不悅,強忍著才沒有罵人。
鐵嶺社學的秀才們在遼陽創了一個報紙,李成梁之前讓遼東輿論詆毀王文龍時,這些秀才就吹捧王文龍,公然跟他唱反調。
張幕僚跑去和這群秀才吃酒,顯然也是看到了京城傳來的輿論,選擇兩頭下注。
偏偏李成梁還不好動他。
遼東的衛所體系下,遼東的人事變動摻雜著大量的家族、衛所利益。這其中最強大的是早年在山東遼東經營起來的張、劉、田三家。
這張幕僚出自鐵嶺張家,其祖上乃是武略將軍張貴,張貴于宣德年間鎮守山東的奇山所城,其后人又于嘉靖年間被調往鐵嶺衛駐防。前后二百多年,張家在遼東有上百個軍官,雖然并未身居顯職,但官官相護,根系相連卻成了一股龐大勢力。
后來所謂“遼人四大恨”中所說的遼東百姓破產后情形,直接說女子“至逐娼妓”,男子則“并入張、劉、田三大族”。
李成梁的李家雖然煊赫一時,但這家族也就是在李成梁手上才算振興起來,論根底,根本沒有張這種遼東“二百年難動之世家”深厚。后來李成梁一死,再加上薩爾滸之戰中李家軍閥的拉胯表現,朝廷清算李家,李家勢力便轟然倒塌。
但此時李成梁的掌控還是非常穩的,他立刻找來一個心腹交待道:“去京城打聽情況,走陳鉅陳公公的路子。”
那心腹點點頭道:“總兵放心,在下立刻去辦。”
看著心腹走出書房,李成梁咬牙露出一個獰笑。
只希望萬歷皇帝沒改變主意,那就一切都好辦。
王文龍再得勢自傲,也不會影響寬甸六堡的結局,無非是蚊帳中有幾只蒼蠅打擾,翻不了天。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