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也在仔細研究,沒過幾天便將文章送到報社。
此君的文章角度著實清奇:
《遼東之傳聞如何特別》
“世上本有謠言,然而未見如此謠言傳播之迅速者,且遼東涉及之人,無一人敢出面辯駁。筆者查其原因乃有二:”
“第一,謠言中所記載之內容實在詳實,比如李某總兵為努某請下敕書三十道,配合努某消滅海西女真,此皆確有其事。”
“這些消息本就有賣國之嫌,然而之前為何不為人所傳?其原因乃是消息紛雜,普通百姓理解困難,這便是寫著傳單之人的第二厲害處。”
“傳單居然選取李某總兵與努某的情事為勾連,頓時引人眼球。”
敘述了一番傳單風傳原因之后,文章最后馮夢龍還不忘夸獎:“能有如此復雜之技巧,可見寫此謠言之人真是大才華也!”
馮夢龍對于溝子文學的態度是十分贊賞,能想出這玩意兒的人絕對是人才。他也果然不愧為小說家,在文章中直接就把溝子文學的獨到之處給拆解出來:
名人都有各種細枝末節的記載,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看,但溝子文學直接用賣溝子為主線將這些記載牽連起來,一來給了這些歷史故事與解釋,二來也讓百姓意識到這些人物做過哪些奇葩事情。瞬間就能讓一件事件火出圈。
馮夢龍的這篇文章一出,立刻受到江南士人的熱烈討論,文人們驚訝于這消息能夠傳得如此火爆,原來背后是有寫作原理的,能創作出這傳單的人不知是誰,但真是一個大人才!
而另一些人則是對這文章之中引述的描寫津津樂道,馮夢龍不光解釋溝子文學火爆的原理,還繪聲繪色的將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緋聞拿來當做教材,比如“如何將兩人的情感寫得真實?請看以下這所言……”
王文龍發了傳單之后立馬跑回山東躲避。借助山東運河的便利,沒過幾天就看到了馮夢龍的這篇文章,然后便是樂不可支。
《蘇州旬報》自持大報的身份,不好如小報一樣刊載緋聞內容,許多讀者雖然之前對此事有所耳聞,但還不知道李成梁和努爾哈赤之事的具體內容。
直到馮夢龍將這些傳聞以拆解的方式轉述,讀者們才木瞪口呆的得知這故事的細節?
更缺德的是馮夢龍在復述之時還把傳單內容給潤色了。
王文龍原本所寫的傳單,文字樸實,只是交代清楚情況而已,對于王文龍來說,這也夠用了,但在馮夢龍這位大小說家看來這樣簡單的故事顯然是不配他的文筆。
此君在描寫人物情感方面,可是明代小說家中第一檔的,且馮夢龍專門寫過一本《情史》描寫各種戀情,其中“情外類”一章全都是同性之間的故事,于此道之上他的文筆可太強了。
他隨便幾個描寫,就勝過遼東那些寫傳單的文人好幾倍,將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感情寫的若有其事,代入感非常。
《蘇州旬報》作為大明銷量最大的報刊,平均銷量是每期五千份,而萬歷三十六年的頭一期,在沒有任何新小說的情況下,光憑著復述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緋聞,銷量居然沖到了一萬期……都快趕上王文龍小說結局時的銷量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