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點頭道:“寬甸六堡之事,遼東中層以下軍官全都是不支持撤防的。這事情以前被李成梁等人壓著,他們不敢表達,現在伴隨著建陽先生名揚天下,這股氣他們自然趁機撒了出來。”
毛文龍問道:“他們如此做,難道就不怕李總兵給他們吃排頭?”
王化貞笑道:“金州衛、復州衛都靠近山東,地方富裕,而且衛所中的軍官位置多受山東大族所把持,所以敢于和遼陽的遼東上層唱反調。而在遼東反對撤防寬甸六堡的又何止他們?衛所級別的高層已經算是高官了,更多衛所以下的軍戶、書生、商人全都對撤防寬甸六堡抱有極大反感。若是真的撤防了寬甸六堡,不知有多少東人要去參李成梁呢。這便是我等能夠成功的時機。”
毛文龍聽的興奮,之后又慢慢皺起眉頭:“這事情真有那么容易完成?”
王化貞道:“應該不會差吧。”
王化貞對于遼東的判斷沒錯,不需要王文龍參與,原歷史上李成梁一撤防寬甸六堡,遼東的民情立刻就炸了。萬歷會派熊廷弼來當遼東巡撫,而且熊廷弼作為萬歷皇帝的人還能查李成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都察院收到了相當多參李成梁的奏報,壓力給到了萬歷頭上。
而且隨著熊廷弼客觀的查報情況匯報到京城,面對更加洶涌的民意,萬歷很快就把李成梁給放棄。
萬歷皇帝對于遼東完全沒有愛惜之情,先是輕而易舉答應李成梁的請求拋棄了寬甸六堡的土地,允許大量百姓在遷移中傷亡,接著又沒什么抵抗的拋棄了可以穩定遼東局勢的李成梁。
萬歷作為一國之君都這樣擺爛,李成梁快八十歲的人了,還拼什么命呀?也怪不得李成梁會在遼東總兵的位置上干到心灰意冷。
而現在有了王文龍這個攪屎棍,好歹還為遼東百姓多掙了一個活命轉機。
萬歷三十六年的正月,戶部上疏:山東河南以及南直隸等地州縣的洪水和干旱成災,請求國庫撥銀賑災。
這時的國庫已經沒有錢,這折子放到萬歷面前,其實就是想求萬歷從他的內帑中拿出一部分來接濟百姓。
原時空的萬歷對此裝聾作啞,本時空他卻好了一些,和戶部商量,同意賣一部分公司的股票套出錢財賑災。
兩個時空萬歷的選擇不同,原因乃是萬歷害怕他的名聲不好會導致公司的股價下跌。
不過這老小子在花錢上依舊那般謹慎,他表示不能直接把大額的股票發賣,那會造成砸盤,使得股價下跌套出的錢變少,他打算把資金慢慢套出來,自稱所需時間得要一兩個月。
一兩個月后,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萬歷這種做法當然受到滿朝非議,但皇帝對此再次裝聾作啞。百姓皆嘲諷,萬歷是個鉆到錢眼里的皇帝。
萬歷皇帝對此還感到高興。
倒不是因為他有挨罵的癮,而是此君現在也是個股市老手,知道京城百姓越是嘲笑,他要賣大額股票的消息就傳的越廣。
有這么一個大消息壓在盤上,股價就越漲不起來,他就越有借口慢慢套錢,不需那么快的把錢送給戶部。
股票剛剛出現的時代都是資本主義和舊貴族時代的分水嶺,這時間如果沒能搭上大資本的快車,貴族是會沒落的。所以在后世時空,查一查能從工業革命前傳承下來的歐洲皇室,祖上都有一段時期堪稱股神。
萬歷也同樣深諳野蠻時代的股票市場撈錢辦法,甚至借市場預期,還炒了兩個短線。
百姓將這情況看在眼里,哭笑不得,緊接著在二月份,京師和昌平都發生地震,史官鄭重其事的將之記下,并春秋筆法的解釋:古人以為,地震乃是為上不德的天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