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是,女婿果然是讀過書的。”黃惟正點頭同意。
何可綱雖然只是個武舉人,但是在黃惟正這個世襲武官眼里已經算是遼東的讀書才俊了,武舉人起碼能通讀武經七書,并且根據相關兵法內容寫出策論,而黃惟正的文化也就能看點小說,什么《孫子兵法》《六韜三略》他真讀不太懂,那些都是戰略學的內容,是給文人寫的,武官看不懂,打仗不靠這個。
后世清代人注解《績效新書》時就吐槽這些古代的高深兵法:“其微旨奧意,往往使介胄之士見之而不能習,觚翰之士能習之而不能用。”還不如戚繼光的《績效新書》有實用性。
為啥黃惟正能看中何可綱這樣的無舉人,因為實際作戰過的他知道,像何可綱這樣能夠指揮作戰又熟讀兵法的人萬里挑一,都是大將之才,前途不可限量。
黃惟正對于王文龍也很敬重,不說其他,就說王文龍發明的線膛槍配發到開原城后他試用了幾次便奉之為神器,現在他手下已經成立了一支線膛槍部隊,專門用來和蒙古騎兵野戰。
何可綱也拿起那份文人編寫的報紙,邊看邊笑道:“莫說什么文人相輕,咱們遼東的書生對于真有本領的人還是挺尊敬的。岳丈就看文人寫的文章,講什么"啟一代考據之學,重發古書之經義",竟是把建陽捧到程朱一般的地位了。”
黃惟正笑著搖頭,他覺得這些遼東文人把王文龍吹捧的太過分,讓人難免擔憂有捧殺的功效。
隨著王文龍殺回遼東,散發傳單,敗壞李成梁的名氣,這些支持守邊的文人報紙全都長出了一口氣,然后便是跟著王文龍的輿論一起攻城掠地,在攻擊李成梁的同時,將王文龍樹立成了反李成梁的一桿旗幟。
船隊開通了永明城航線和美洲航線的消息一傳來,伴隨著萬歷皇帝的嘉獎口諭,對這情況更是烈火烹油,遼東的中下層文人竭盡全力的吹捧王文龍。
而近日傳出的萬歷皇帝突然撤防寬甸六堡的消息,對于遼東一直支持手邊的中下層文人是極大打擊,他們所煽動的輿論更是要尋找一個發泄之地,為喪事喜辦,王文龍身上也得被冠上更多的溢美之詞。
于是,本朝小說第一、考據學鼻祖、考古學先鋒、理學大家、史學第一、經濟物理大家……一大堆頭銜全都對王文龍光環加身。
就算是一個幸近小人,有了萬歷皇帝的兩道口諭,都足以讓人以為他是文曲星下凡。更何況王文龍本來就有頗多成就,被遼東的報紙如此宣傳,給王文龍帶來的名氣提升難以想象。
現在在遼東,別說大字不識的粗鄙武夫,就是連漢語都聽不太懂的朝鮮人、女真人,都大概聽過王文龍的名字,哪怕說不出王文龍究竟做了什么事,也會知道他是一個南方的大學者。
“建陽先生的船估計要進港了,我等要去碼頭上,現在便要啟程了。”黃惟正望了一眼外邊的太陽道。
兩人連忙從何家出發,很快就騎馬出了永寧城,來到城外的碼頭邊。
永寧城正對著覺華島,水陸補給都很通暢,城外碼頭日常也是一片繁華景象,不過今日碼頭上顯然比起平時更加繁忙。
何可綱看到碼頭上人山人海的樣子,不禁驚訝:“呵,今日來迎建陽先生的人可真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