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院子的戟門后早就搭好了講臺,王文龍走上臺子,雙手虛按示意大家安靜,然后大聲對眾人道:
“王某今日萬分榮幸能夠在遼陽社學開講。遼東乃我大明的邊關要地,戰亂頻繁,之所以能夠穩穩守住,全仰賴遼東軍民百姓的苦心用命。大明建元二百余年,遼東軍民抵抗異族大小入侵不下百次,這便是東人對于大名不可磨滅的貢獻!”
“遼陽又乃遼東最古老繁盛之城市,”王文龍指著身后建筑道:“這遼陽社學建立于洪武十五年,二百余年間東人與此間講論圣賢道理,學習忠孝仁義,成就東人一代風骨。而這東忠孝祠、西節烈祠之中供奉的歷代仁人志士,便是遼東風骨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王文龍說道這里,突然振臂高呼:“為東人守土二百年而賀!”
聽眾們還沒反應過來,王文龍又喊道:“為東人風骨不失而賀!”
當王文龍再次喊出口號時,越來越多聽眾反應過來,跟著吶喊:
“為東人守土二百年而賀!”
“為東人風骨不失而賀!”
隨著一聲聲口號,現場的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王文龍利用遼陽的忠烈祠作為開講的引子無疑是極為高明的手法,一下就喚起了遼東人的自豪感。
王化貞站在聽眾之中,滿臉佩服的看著臺上的王文龍,不禁道:“建陽先生口才真好,這會講的效果實在太厲害了。”
有聽眾笑道:“這是自然,建陽先生若無此口才怎能成就大名?”
“建陽先生一句話,足抵得上遼東全班文武,若無先生,我東人豈會像如今一般警惕努爾哈赤的狼子野心?”
“建陽先生真是為國為民啊!”
“……”
眾人一邊說話,一邊向前擠去,王文龍的做會長的臺子在戟門之后,聽眾必須走過泮橋才能接近講臺,泮橋就那么窄,一時艱難過橋的人數有限,這使得最開始能夠圍在講臺旁邊的聽眾并不多。
伴隨著氣氛越發熱烈,越來越多人向王文龍的講臺涌去,想要近距離聽王文龍的會講,漸漸在臺下擠得密密麻麻。
講臺之上,王文龍朗聲說道:“我大明的遼東軍戶,千里迢迢從國內各地來到遼東,亦農亦兵,為的是守護遼東之藩籬,使得周邊民族不會肆意來搶掠我大明百姓。幾百萬人幾百年的奉獻,就是為了這么樸實的想法。”
“然而如今遼東卻碰上了一位惡鄰——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有多強大我已不需復述,就是這樣一個建州女真,這些年受著我大明的冊封,又容許他們廣泛貿易,借這機會他們占領了大片的關外土地尚且不知足,反而整軍備武圖謀遼東……”
就在王文龍激動的做著演講的時候,幾個商人打扮的人不斷的往講臺擠,終于擠到講臺之下。
他們用女真話小聲交流道:
“這個王文龍果然是我建州的心腹大患,不能再讓他繼續掀起遼東百姓的警惕之心。”
“我們這樣做不會反而使得遼東漢人更加憎恨我們滿洲吧?”
“不用害怕,漢人并沒有本事出關對抗滿洲,殺了王文龍定然導致遼東大亂,對于滿洲只有好處。”
“這王文龍是漢人中頂有名的一個聰明人……殺了他會不會讓明國皇帝動怒?”
“事已至此,還有什么好猶豫的?我們不是昨天早就商量好動手了嗎?難道你等害怕了,想要臨陣脫逃?”
“那便干了!”
“為了我滿洲人!”
“就按之前安排……動手!”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