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下落的瞬間,林暉注意到他的肩膀有一個幾乎不可察覺的下沉動作。
“快球!“對方選手的大腦瞬間做出判斷。
果然,球如閃電般直沖他的正手位。
但這一次,提前預判讓林暉有了充足準備。
他側身讓開,正手一記爆沖,球如炮彈般砸在對方臺面上彈起。
對方選手顯然沒料到回球如此強勢。
林暉握緊拳頭,無聲地為自己加油。
他感覺到比賽節奏開始向自己傾斜。
對方選手皺了皺眉,用毛巾擦了擦額頭上并不存在的汗水,這個細微動作暴露了他內心的波動。
對方改變了策略。他打出的極高,在下落過程中球幾乎要碰到天花板。
這種夸張的拋球通常意味著強烈的旋轉。
林暉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
球拍觸球的瞬間,對方選手的手腕有一個明顯的向外翻轉動作。
“下旋球!“
林暉向前踏步,球拍微微上仰,在球彈起的最高點輕輕一蹭。
白色小球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剛剛過網便急速下墜。對方選手沖上前試圖救球,但球已經二次彈起,無力回天。
“3:2!“
整個球館沸騰了。林暉連續破解對手的發球,這在以往的比賽中極為罕見。
他聽到觀眾席上有人高喊他的名字,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
對方叫了暫停。
林暉走回休息區,教練興奮地拍著他的肩膀:“干得好!你完全看穿了他的發球!“
“他的肩膀下沉是快球,手腕外翻是下旋。“林暉喘著氣說,汗水順著下巴滴落,“但我覺得他馬上會改變策略。“
“沒錯,“教練遞過水瓶,“接下來他可能會增加更多旋轉變化,注意他的手指動作。“
六十秒的暫停結束,對手的表情恢復了平靜,但眼神更加銳利。
林暉注意到他持拍的手指微微收緊,這是新動作。
球離拍的瞬間,林暉就意識到自己判斷錯了。
這不是單純的側旋或下旋,而是一個罕見的逆旋轉發球。
球過網后軌跡詭異地向左偏移,與他預判的完全相反。
倉促間的回球高高彈起,對方選手抓住機會一記暴扣得分。
“3:3!“
林暉咬了咬下唇。對方選手果然調整了發球方式,這讓他剛剛建立的信心有些動搖。
但他很快調整心態,比賽本就是見招拆招的過程。
接下來的幾個回合變成了發球與接發球的智力博弈。
對方選手不斷變化發球旋轉和速度,而林暉則努力解讀每一個細微的肢體語言。
(ps: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走過路過,麻煩留下各位的小腳丫子,作者在這里萬分的感謝,讓作者知道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當孤獨者,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