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叔的父親,乃是當今秦國中庶子蒙嘉。
而中庶子蒙嘉,是蒙驁的親兄弟,據說蒙驁當初來到秦國,就是因為其弟蒙嘉的引薦。
后面蒙驁成為秦國的頂梁柱,蒙嘉也深受秦國器重,時至今日,蒙驁去世,蒙嘉依舊被嬴政寵信。
也正是因為如此,蒙氏在秦國的地位,屈指可數。
“王賁”
比蒙叔小一些的,便是王翦之子王賁。
此前王賁一直與王翦領兵在外,雖然不在朝堂,但對于秦國來說,可沒人敢忽視這將軍。
“楊彥”
楊彥,楊氏之人,大將楊端和的長子,年紀三十五左右。
說起來,楊彥還是楊憲的親侄子。
白衍看著楊彥的眼神,似乎并沒有什么敵意。
“馮劫”
馮劫,馮去疾的長子。
伴隨著房間內,一名名將爵的將軍介紹清楚,然后就是五大夫。
當所有人都認識之后。
白衍此刻看著這一個個將軍,五大夫,腦海里立刻就意識到一個念頭,全都是士族
不過白衍也清楚,在這些人眼中,他同樣也是士族。
書房內。
王翦看著白衍與眾人打過招呼后,便繼續對著地圖,說起此番進軍路線。
眼下趙國哪里,尚未傳來李牧的消息。
在這種情況下,率領大軍進入趙國,絕不可掉以輕心,誰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李牧突然包圍。
“此行吾等必須奪下閼與,由閼與去井陘,此路城池少,直通山川另一邊,只要奪得閼與,就可以避免邯鄲出兵突襲我秦軍的糧草輜重,以及北上馳援。”
王翦指著地圖上,一個閼與之地,對著眾位將軍說道。
白衍一邊看著地圖,一邊看著王翦,對于整個局勢的分析。
對于這個閼與之地,白衍也聽說過。
因為閼與之地,發生過一個著名的戰事,閼與之戰。
一直以來,晉陽去邯鄲只有兩條路,這兩條路都要經過閼與,只要奪得閼與,就可以阻斷晉陽馳援邯鄲,把趙國的戰場切割為二。
故而很早以前,秦國就圖謀過閼與。
那一戰秦國謀劃許久,隨后秦昭襄王抓住機會,以趙不履行交換城邑的契約為由,派中更胡陽率軍奇襲趙要地閼與。
趙國猝不及防,當時廉頗都無奈搖頭,覺得難以勝秦,卻不想趙國趙奢站出來。
熟讀兵書的趙奢,在這一戰中,把胡陽率領的十萬秦軍,殺得潰逃。
當初去胡家拜訪的時候,酒后胡全也提過這件事情,直言閼與一戰,一直都是胡家心中的痛楚。
“老夫想要讓,王賁、楊彥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閼與,一舉奪下閼與。”
書房內,王翦緩緩說道,看著地圖“楊端和將軍率領的大軍,不日就會抵達趙國南邊,邯鄲絕不敢派兵救閼與,王賁與楊彥二人率領五萬大軍,穿過山脈,定能打下閼與。”
話音落下,王翦便看向白衍。
其他諸位將軍,蒙叔、王賁、楊彥等人,全都看向年紀輕輕的白衍。
蒙叔、王賁等人都清楚,別看白衍年輕,爵位也不高,但此次,白衍是大軍副將。
面對眾人的目光,白衍心頭也是一驚,這才意識到,此次他絕非率領鐵騎大軍滅趙那么簡單。
他還身兼大軍副將
“白衍贊同王翦將軍之言不過未免意外,鐵騎可再進五十里,在陽邑附近駐扎,若是有變故,可在最快的時間,馳援王賁將軍、楊彥將軍。”
白衍點頭,選擇毫不猶豫的支持王翦將軍,不過在后面,白衍選擇給王賁與楊彥,選擇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