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一直不死心的在專研,隨后在無意間,聽到秦騎路過時,談論高奴匈奴人的頭顱堆成山,隨后才恍然大悟。
破局之法,在于邊患。
若非一直研究,若非聽到鐵騎將士的話,無意間靈關一閃,荀朔也看不到白衍有破局的辦法。
書房內。
白衍目光滿是忌憚的看向荀朔,沒想到荀朔居然能看到最后一步,當初他在決定上書咸陽的時候,考慮利弊,最終也是因為魏老曾經說過的話,方才想到邊患。
“對”
白衍眼下沒有對荀朔隱瞞,既然荀朔在猜到之后,坦坦蕩蕩說出來,不在乎自己殺人滅口。
白衍自然不會當小人。
像荀朔這樣的大才,以小人之心,永遠無法得到荀朔的真心真意。
“還請將軍可告知荀朔,將軍在擔憂什么”
荀朔輕聲問道。
荀朔不理解,這是唯一的破局之法,也是最隱晦,不會被人發現的陽謀,白衍還在擔心什么。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安卓蘋果均可。
白衍聽到荀朔的話,放下手中的竹簡。
“養虎為患”
白衍說出一個詞。
聞言。
荀朔微微皺眉,他想象不到,白衍居然擔心匈奴與月氏,當今天下諸國,就連弱燕,都能戰勝北方部落。
以兇悍、謀略成名于高奴的白衍,居然擔心這個這些
白衍見到荀朔的模樣,知道荀朔的不解。
“匈奴與月氏,從祖上繁衍至今,都是以游牧為生,戰馬倍于秦國,倍于諸國,此前白衍制馬鐙、馬掌釘,日后月氏與匈奴茍活下來,得以喘息,到時候定會想盡辦法,裝備這二物,彼時再加起數量之憂,白衍擔心終有一日,會成大患。”
白衍解釋道。
荀朔來到閼與那么久,不可能不知道馬鐙與馬掌釘。
“白將軍大義,荀朔嘆服”
荀朔聽聞白衍的解釋,認真的抬起雙手,對著白衍輯禮。
不管白衍的擔憂,是否是多慮,但沖著白衍這份對中原百姓的心意,就值得荀朔認認真真的行禮。
在荀朔眼里。
有此將軍。
趙國大幸、秦國大幸、天下大幸。
書房內。
白衍見到荀朔行禮,也抬手還禮。
荀朔禮畢之后,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是說服白衍的憂慮,讓白衍放手去做,不要畏畏縮縮、猶豫不決。
只有白衍獲得足夠多的權利,才是對百姓最好的事情。
“將軍此前觀趙國百姓,心生憐憫,故而上述,將軍此舉仁義無雙。”
荀朔想了想,開口說道。
白衍聽到荀朔的話,沒有著急回答,因為知道接下來荀朔還有話要說。
“但將軍可有想過,昔日強如周朝,都免不了被匈奴、林胡、義渠襲擾,周王室更是因此遷都,顏面盡失,匈奴南下數千里,直達楚陳。”
荀朔看著白衍,輕聲說道“其原因是內患”
話音落下。
荀朔搖頭嘆息。
“將軍既然不忍趙國百姓受苦,不忍趙國尸骨遍地而上書咸陽,那就當知曉,此舉雖能安撫朝堂,得嬴政之信任,卻不足收買趙人之心。”
荀朔說道這里,轉頭看向書房外。
“將軍想想,若是眼下城內的趙人皆反秦人,若趙國其他地方的趙人皆爆發動亂,到時候即使沒有將軍的馬鐙,這天下,也會動亂,民不聊生,沒有月氏與匈奴,還有更北方的游牧部落,如此,將軍何不養一養兩只老虎,行昔日張子縱橫之策。”
荀朔說完,看向白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