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停戰前,燕國曾經派遣使臣燕盱去草原見過匈奴單于。
白衍都有一些好奇,荀朔到底用什么方法,居然讓世人皆以為,月氏與匈奴停戰,是燕國在背后使手段。
“將軍,猗坊、惠普、虞和三人,帶著李云、李齊求見”
宴茂這時候走近營帳,對著白衍拱手說道。
聞言,白衍點點頭。
“好隨我出去見見”
白衍起身,與宴茂一同朝著大營外走去。
待來到大營外的時候,果然看到猗坊、惠普、虞和三人身旁,站著兩名中年男子。
“李云,拜見白衍將軍”
“李齊,拜見白衍將軍”
兩年中年男子見到白衍,連忙拱手輯禮。
猗坊與惠普、虞和三人,則面色復雜的看向白衍,沒有說話,只是簡單的輯禮。
畢竟曾經三人是趙將,是李牧的麾下部曲,如今李牧雖死,但他們三人仍舊不是秦將。
“見過諸位”
白衍對著幾人拱手輯禮道。
“安葬一事,多謝白將軍我李氏定會銘記將軍恩情”
李云對著白衍拱手說道。
看著眼前年紀輕輕的白衍,李云清楚,哪怕白衍是李牧生前的對手,但各為其主。
在李牧死后,白衍沒有砍下李牧的首級,沒有讓拿著李牧的尸體去邀功,反而是讓李牧安葬。
白衍做的一件件事,他們都看在眼里。
故而眼下在路過井陘之時,父親李璣特地讓他們兄弟二人,前來秦軍營地內,見白衍,表示一番感激。
李牧是趙國武安君,李牧時候他們身為李牧的家屬,來秦軍的確不妥,但白衍的舉止,足以讓他們放下此前的身份。
“李牧將軍此前庇護趙國以及整個中原,不受匈奴侵擾,如今白衍之舉,不足為道。”
白衍對著李云打禮道。
白衍的話讓一旁的虞和、惠普想到李牧還活著的時候,想起李牧的模樣,瞬間紅了眼睛。
營地外。
交談一會,李云、李齊便向白衍告辭,要繼續送李牧的棺槨北上,直到曲沃。
這時候白衍才知道,李牧妻子說過,李牧生前常說,若是有一日戰死,希望能安葬在曲沃附近。
在白衍的注視下。
李云、李齊對著猗坊、惠普、虞和三人輯禮,待猗坊三人回禮之后,滿是擔憂的看著三人一眼,隨后李云方才轉身離開。
白衍看著留下來的猗坊三人。
猗坊三人見到白衍的目光,也不以為意。
“把我們三人殺了吧”
猗坊對著白衍說道。
“你此前能放我們三人,讓我們三人護送武安君的遺體回柏人,我們已經知足,你是秦將,擅自放我們三人離開,秦國朝堂內總會有小人抓住你把柄,我們三人不想欠你的給把劍給我們,我們只求有個痛快”
猗坊說完,便看著白衍。
惠普、虞和兩人也站在原地,今日回來,為的便是不欠白衍恩情。
此前他們離開,也不是為了茍活,而是把武安君李牧的遺體送回去,如今事情已經做到,他們也了無牽掛,想在白衍面前自刎,讓白衍拿到他們三人的首級。
“白衍尚未收到我王命令,如何安置三位將軍,尚未可知三位將軍何故至死”
白衍看著心懷死志的三人。
當初他之所以讓業在突襲趙國營地后放人,更多考慮的是,以李牧的威望,李牧的尸體一定要處理好。
而被趙蔥捆起來的人,大概率是李牧的親信,外加上有細間在趙營做內應,只要業確認就可以放人。
從開始的時候白衍就很清楚,只要是李牧的親信,放人后,不管這些人跑不跑,他都能贏得美名,能借機安撫趙邊騎。
眼下三人自愿歸來,白衍也樂意見得。
不過這時候,白衍可不希望這三人自刎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