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與馮劫認為是白氏教育得好,這才理解怪不得白衍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大才。
然而在白伯、白巖、白裕三人眼里,卻是在感嘆,到底是從齊國來的氏族子弟,這底蘊著實不一般。
然還沒完,當看到楊溥善問白衍是都學完這些之后,才那么厲害的嗎
眾人本以為白衍會點點頭。
那曾想。
白衍卻出乎眾人意料的搖搖頭。
“學無止境,白衍能領兵且常勝,便是一直在學,只要不死在沙場上,就要一直學到老”
白衍說出后世一句名言,用來忽悠這小小年紀的孩童。
若是日后這孩童真能如同他說的這般,做到那種程度,那也算是后繼有人。
不過白衍不知道的是。
他的話,不僅僅忽悠住八歲的楊溥善,就連其他幾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甚至是一大把年紀,步入年邁的老將軍,都因為白衍的話,而面露沉思。
“學無止境”
“學到老”
咸陽城。
距離楊氏宴客已經過去一日,咸陽城內,一些消息靈通之人,已經知曉昨日楊端和老將軍宴請白衍,與其一起的,還有楊氏收到詔令、賞賜的消息。
所有士族聽到這個消息,喜怒哀樂皆有。
最絕望的,當屬那些因為雁門一事而恨白衍的士族,之前白衍連連立功,深受王上寵信、器重,前段時間所有郡縣、朝堂諫言白衍的竹簡沒有聲息便能看出,想要扳倒白衍,難
如今楊老將軍與白衍交好,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萯陽宮。
白衍正在帶領親信部將,在萯陽宮與宮殿守衛交接事宜,畢竟此行千里,隨行的侍女、宦官,以及王宮的守衛。
這些白衍都要全部了解并且登記,否則一旦出發,隨行囚徒、勞役、更卒不下十萬之眾,外加上一些有心人,難免會出現紕漏被人利用。
萯陽宮的宮殿外,白衍正在率領部曲在登記著,突然看到遠處一輛五匹馬的馬車過來。
五匹馬的馬車在秦國,可并不多。
按照曾經的周禮規定,天子駕六馬,諸侯王駕五匹馬,卿駕四、大夫駕三、士二,庶人一。
不過到后面,從春秋的吞并到如今的滅國,周王室早已不存在,別說在昭襄王時期,齊、秦二國稱帝,就是在更早之前,秦公時期便已經偷偷開始使用天子葬禮。
如今沒有周王室,別說在秦國,就是韓國尚未被滅之時,連韓王安都已經使用六馬,而非五馬,畢竟韓王安是姬姓,但看著其他諸侯王都用六馬,唯有自己用五馬,這不是落人一等嗎。
于是韓王安也使用六馬,而公子使用五馬。
此時,白衍看著遠處那輛馬車,有些好奇是哪位公子,會來這萯陽宮
要知道如今別說在世人眼里,就是在朝堂內的大臣心中,都不愿靠近這萯陽宮,擔心惹禍上身。
想到這里。
白衍看著遠處的馬車停下,在交代親信事情之后,便朝著馬車走去。
在這個說一句話都要輯禮的時代,身為秦國將軍,雖說在忙著處理事情,但看到公子到來,無論如何也要上前輯禮。
不僅是他,若是他沒有注意到公子的馬車,那么身為秦國公子,不管是哪位公子,也要主動來找白衍輯禮。
否則傳出去,不管是名聲還好,還是公子與大臣間的關系,對于公子日后繼位或者其他,都沒有好處。
嬴政也不會讓這樣的公子繼位。
馬車停下。
護送馬車的那些扈從以及仆人、侍女見到白衍,紛紛讓路輯禮。
“將軍”
“將軍”
雖說是在公子府邸,但對于左更白衍負責護送的事情,不管是扈從,還是侍女都是知道的。
馬車上,一個十歲,身穿綢衣玉飾的少年,從馬車內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