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白衍在這里,一定會注意到,在衛國國君以及幾名老者身后,在眾多身穿綢衣的年輕男子之中,有一人他見過。
那便是當初在邯鄲,有過一面之緣的衛勘,也叫子角勘。
“衛角,拜見秦王、秦太后”
“衛勘,拜見秦王、秦太后
”
院子內,一道道聲音響起。
“免禮”
嬴政看著衛角,輕聲說道。
衛國如今雖然依舊是一個諸侯國,但早已經名存實亡。
嬴政見到衛角起身后,便不斷說一些奉承之言。
見狀。
聽到這些,嬴政沒有透露什么表情,身為秦王,嬴政對于這些已經聽過太多。
其實比起衛國的這些后裔,以及母后身旁美艷可人,乖乖跟著的鄭夫人,嬴政更愿意找個地方,與李璣找個地方閑聊。
嬴政十分清楚,與李崇相比,李璣的身份更有代表,不僅僅是在景室山,給天下儒士看,更重要的是,秦國方才滅趙,李璣的態度,對日后秦國同化趙國,有很大的幫助。
“謝秦王”
“謝秦王
”
衛角聽到秦王的話,再次稽首感激道。
此刻衛角的耳根,也滿是通紅,一直以來,衛角在所有人心中,都是衛國國君,就連衛角也是認為自己是一國之君。
別說被滅掉的韓、趙兩國,就是楚、魏、齊、燕,甚至秦國的官員,見到他,也要以國君之禮拜見他。
然而直到這一刻。
衛角方才恍恍忽忽起來,曾經心中站得多高,方才輯禮之時,心情就有多大的落差。
不過衛角也清楚。
他衛國能善存己身,全都是倚仗嬴政心中記得當初衛鞅對秦國的幫助,加之衛國也對秦國沒有半分威脅,衛國多君子,除掉衛國對秦國而言,有害而無一利。
其身后。
衛角回過神,看著身后族人一旁,一眾秦國官員、將軍,對于一些人,衛角還十分熟悉。
秦大將楊端和、隴西郡守李崇、秦國上卿茅焦還有年紀輕輕,數月前還與其秉燭夜談的秦將李由,還有李信等一眾官員、將軍。
“王上,這是白衍將軍命人送來的密函”
這時候,走廊內,在眾人身后,在衛角以及其他所有人的注視下,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走來,雙手捧著一卷竹簡來到嬴政面前。
“白衍”
嬴政聽到宦官的話,有些意外。
而在院子內,同樣聽到白衍這兩個名字而意外的,除去嬴政,還有許許多多的人。
楊端和老將軍、李信、李璣等人都十分詫異,甚至太后趙姬身旁的鄭夫人,俏臉上,目光都不動聲色的看向嬴政伸手,接過的那卷竹簡。
所有人都清楚。
在嬴政離開洛陽的時候,白衍便已經提前乘馬離開洛陽,帶人提前去中牟城調查情況。
這才沒過去多久,便送來一份竹簡。
誰都好奇。
那卷竹簡內,會寫著什么
“累了,先去休息”
趙姬這時候開口說道,從表情上看,似乎因為身體本就不適,而沿途有一直在顛簸,故而有些疲憊。
“太后,我送你去”
鄭夫人聽到趙姬的話,連忙伸手小心翼翼的攙扶趙姬。
“辛苦你了”
趙姬見狀,沒有拒絕,而是滿是寵溺的看向鄭夫人一眼,似乎十分喜歡這鄭夫人。
不過就在說完后,離開時,趙姬目光不動聲色的撇過嬴政手中的竹簡一眼,轉瞬即逝。
鄭夫人也沒有注意到。
對鄭夫人來說,心里對于那外面傳得沸沸揚揚的白衍,并不是很擔心。
雖然沒有見過那白衍,而且傳聞中那白衍十分善于領兵伐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