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同源。
滅趙之后,身為秦王的嬴政,以贏氏族人的身份,帶領贏氏宗親,以及趙氏宗族的人,一同祭祀先祖,并且向天祈福。
祭祀場所白衍也到場,不過其他文武百官不同的是,白衍本以為自己應當在外圍,不曾想嬴政以護衛的名義,特地把他與王翦叫到身旁。
也就是說白衍雖然不是秦趙的王氏宗親,卻因為嬴政的原因,能參與兩場祭祀。
這可是一份不小的殊榮。
不管是一同前來的二十余人贏氏宗親,就連趙氏宗族這邊,看著白衍的眼神,都逐漸改變。
經常與各國的士族打交道,并且身為各國君王背后的族人,這些上年紀的老士人可都不傻,哪里聽不出嬴政嬴政對白衍到底有多寵信。
外人祭祀一事,并非沒有。
如趙國李牧、郭開、李璣,如秦國蒙驁、呂不韋等人,都曾以外姓人與君王祭拜,但那些人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哪一個不是威望甚高。
王翦參與祭祀宗祖,這還能理解,畢竟王上是秦國上將軍,在秦國屬于上卿。
反觀白衍,如今的爵位都只是下卿,未到上卿。
這如何讓人不意外。
在趙國專屬的祭祀臺上。
白衍自然也感覺到其他人的眼神,不過站在王翦身旁的他,并未理會,當面對那些老士族投來善意的眼神,白衍一一報以善意回之。
至于那些人的善意有幾人是真,幾人是假,這個白衍心里有個大概。
當初在雁門哪里,殺掉那么多士族,其中多多少少,都與這些趙氏宗族的人有關系。
而且當初掠賣一事,這些趙氏宗族的人,私底下都收到過其中利益。
這些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沒有說破而已。
祭祀臺上。
祭祀的過程十分繁瑣,當初在景室山時,白衍就曾見過,不過那時候白衍并未上山。
眼下看著宦官、侍女、更卒,端著、挑著、扛著一件件祭祀的器物,以及祭祀的活畜,白衍忍不住感慨其過程之繁瑣。
整個過程整整持續三個多時辰。
當最后秦國宗親為首的老者。拿著布告到上方宣讀一推祝福嬴政的話語后,又輪到趙氏宗親為首的老者,拿著布告上去宣讀對嬴政的祝福。
等到祝福完畢之后,整個祭祀結束。
白衍心中松口氣,因為祭祀不同往常,整個過程要注意的事情繁多,就是表情都不可露出輕浮、不耐之類的,故而說不累人是假。
起身時,看著身旁年邁的王翦老將軍身體有些麻木,于是白衍連忙伸手攙扶。
“老將軍,當心”
白衍輕聲說道。
王翦看著白衍,蒼老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隨后連忙搖搖頭。
“老了”
王翦忍不住感慨一句,隨后在白衍的攙扶下,緩緩起身。
這一幕自然也落入其他人眼中,看著白衍與王翦的這副場景,眾人都清楚,此前便是這二人一老一少,封嬴政的命令攻伐趙國。
眼下看著二人的關系,不少人互相對視一眼,似乎發覺到什么,于是有人贊許,有人皺眉。
這時候。
看著最前方的嬴政,緩緩轉過身,所有人紛紛安靜下來,給嬴政讓開道路。
白衍與王翦二人,也推到一旁。
一名宦官這時候也在上面,拿著詔令宣讀道。
“今已祭祀,即日起,秦趙同歸,趙地所有宗親之人,皆為秦人,若再有區別之分,以趙人自居,視作叛賊”
在宦官宣讀之間,所有宗親士族,紛紛輯禮。
等宦官宣讀完畢之后,方才抬頭。
“謹遵王令”
“謹遵王令
”
祭祀臺上,所有宗親士人對著嬴政說道。
嬴政見到這一幕,方才點頭。
白衍看見嬴政離開,朝著祭祀臺的臺階下方走去,于是與王翦緊跟在嬴政身后。
路過那些宗親世人之時,白衍看到宗親之中的贏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