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齊國人
趙秋此刻感覺腦海之中滿是荒謬。
秦將白衍,不是秦人,而是一個冒充齊國士人的少年,而就是這個少年,如今率領白氏鐵騎,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
“公主此話說笑。”
白衍聽到趙秋的問題,一臉古怪。
世上從未有規定,本國人不許效力他國,更別說自古秦國能臣良將,多是他國之人。
一開始有百里奚、商鞅、張儀、公孫衍等名傳千古的大才,而如今嬴政繼位后,更是重視賢臣良將,如今的蒙氏,李斯、茅焦等人,數不過來。
“如何才能讓你,離秦”
趙秋呢喃細語,美眸怔怔的看著眼前的少年。
如方才聽到魏老所說,眼前只要這少年反秦,趙國便可復國,以趙地拒秦,而這少年齊人的身份與才能,趙秋甚至敢篤定,哪怕不用魏老去齊國說服齊王,由她或者公子嘉去,齊王一定會被說服,到時候有齊國在背后支持,定能聯合趙一同抗秦。
這也是趙秋如今看到最好的機會。
也是趙國日后能強大起來,最大的可能。
書房內。
白衍聽到趙秋的詢問,見到魏老也滿是期待的看向自己,緩緩搖頭。
“今日之事,還望公主權當不知,白衍不會叛秦”
白衍看向趙秋,輕聲回道。
一句話。
讓原本帶著希望的趙秋,看著眼前少年,頃刻間便露出失神的模樣。
就連一旁的魏老,也是露出惋惜之色。
在魏老的目光下,白衍轉過身,對著自己緩緩抬起手。
“老師,弟子曾向王上坦白,王上依舊讓白衍領兵,如今更是任命白衍駐守雁門,子弟出身卑微,亦有赤誠之心。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背信棄義之事,弟子不能做,否則于公,辜負王上信任,于私,負家中親人教導,難以世間立足。”
白衍看向魏老,緩緩輯禮。
白衍沒有說什么天下無戰事,需要一統的那些大道理。
如今白氏鐵騎與邊騎,的確都在白衍手上,白衍調動這兩支大軍的確不難,然而在白衍心中,卻時時刻刻記得,這兩支兵馬為何會出現在自己手上,自己又為何得以在雁門領兵。
魏老能想到這些他背叛秦國,便會改變天下局勢,嬴政就算不清楚雁門的具體情況,但也定然有想到過,最終依舊讓他前來駐守。
白衍不知道嬴政心中如何想的,但就憑這份信任,白衍不能辜負。
更何況。
在秦國待得越久,見識越多,白衍愈發體會到,這天下他在秦國碰見嬴政,不是嬴政之幸,而是他的幸運。
白衍不知道日后自己會面對什么,但白衍卻很清楚。
他若是離開秦國,日后不管是去哪里,最后的下場,都不會好到那里去。
其他諸侯國輸給秦國的,遠遠不止國力,更重要的是君王的差距,看看李牧的下場便知道,死在一個不屬于領兵之人歸宿的地方。
嬴政能讓他領兵,放心的把雁門這個北方門戶,以及數萬邊騎交給他,這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做到的,不怪后世蒙恬擁兵三十萬,寧死不反秦,只因嬴政一人。
書房內。
魏老看著聽著白衍的話,雖是遺憾,卻也只能點點頭。
看著眼前執著的徒兒,魏老心中都滿是復雜,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慶幸。
白衍不反秦國,魏老會遺憾,會惋惜,會失落。
但魏老同樣也是因為這少年這般心性,才會選擇這少年。
故而。
魏老也不知道,如何形容此刻的內心。
“既然心意已決,老夫便不再勸你”
魏老說道。
心中說不惋惜是假,心中的遺憾與失落,也不是輕描澹寫的一句話,便能釋然。
但終究,魏老都沒有再讓少年為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