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一番話,不僅有理有據,最后那番言論,更是戳到嬴政的心坎之中,不僅打消眼下發兵攻打楚國的心思,更是仿佛看到日后天下皆歸秦國的畫面。
“寡人召見那些大臣,感覺倒是多此一舉”
嬴政忍不住笑著說道。
此刻嬴政的表情與方才看到楚王暴斃是的凝重,判若兩人。
“眼下楚國即將大亂,秦國如何”
嬴政笑著看向白衍,問道。
白衍對著嬴政拱手。
“讓楚國亂,大亂,越亂越好,越久越好”
白衍說道。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大笑起來。
“哈哈哈,彩”
笑過之后,嬴政看著白衍,心里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雖說白衍領兵,對于秦國,乃至對他這個秦王來說,都十分放心,有白衍領兵駐守雁門,也不必擔心北方諸多游牧部落南下。
但比起白衍領兵的才能,嬴政更為重視的,還是白衍為仕的天賦。
若是在洛陰之事前,白衍的才能聰慧,嬴政還可以理解為,是田瑾說教,對于田瑾的能力,嬴政還是認同的。
然而洛陰布詔一事過后,白衍所表現出來的才學以及對局勢的理解運用,讓嬴政深刻的意識到,身為田瑾的徒兒,恐怕白衍的才學,早已經超過其師田瑾。
否則若是田瑾能與白衍那般,以一城而謀天下,齊國怎會還是如今的齊國
故而。
早在當初收到白衍從洛陰送來的密信,嬴政看完消息之后,便已經決定,日后要把白衍帶在身旁,提拔為中常侍,待朝中老臣歸隱,便讓白衍頂替其位。
朝中能領秦國大軍的將軍,多的是,萬人之下的將領不談,但是萬人之上的都有羌瘣、王離、李由、李信、蒙恬等人,一眾少壯派將領都出自名門,而十萬人以上的王翦王賁父子二人、辛勝、楊端和、馮劫、胡進等人,更是數不過來。
秦國多出白衍這樣的名將,并且出身干凈的名將,的確是難得的好事,也能讓身為秦王的嬴政放心。
但嬴政更清楚,秦國如今更缺乏的,還是大才,能在朝堂中,替他分憂安邦的大才,隗狀、王綰、馮去疾等人都已經老去,而別說少壯派,就是中流一派,都沒有一個難堪大任的。
白衍的出現,讓嬴政看到解決秦國困境的辦法,如今秦國攻伐立過,連滅韓、趙已經引得天下士人不滿,諸國士人不愿入秦,面對朝堂大才之臣稀缺,看著年紀輕輕,卻青出于藍的白衍,嬴政不可能再讓白衍去領兵。
如此年輕的白衍,嬴政哪里舍得放人去外地,一但白衍有個三長兩短,秦國朝堂的困局,勢必還會重蹈覆轍,而彼時,秦國又哪里還有時間。
“此番楚國一事,便交由昌平君去處理”
嬴政嘆息一聲,再次看向窗外之時,雖然已經沒有方才的激動、喜悅,但對于嬴政來說,反而還輕松許多。
“王上,微臣以為,此番或許,還可一同趁機解決潁川亂事”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潁川”
嬴政方才不過愜意放松幾息,聽到白衍的話,眉頭微皺,面露思索,隨后立刻想到白衍話里面的意思。
“你是想要利用韓王安一舉除掉潁川那些士族勢力”
嬴政轉過身,再次望著白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