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邊騎當初在李牧的帶領下,殺了多少匈奴人,十多年前,北逃的匈奴人可都還有活著的,那些被殺死的匈奴人,他們的后代就是如今要南下的匈奴人,他們注定與邊騎勢不兩立,他白衍在趙人眼里,與楊端和一樣是秦人,死了也就死了,然而邊騎可不同,一旦匈奴人殺光邊騎,別說秦國如何,趙人都會是第一個不答應的。
讓匈奴人不殺人郭縱與公子嘉可沒有那個能力,如今是公子嘉與郭縱,在求著匈奴人南下,沒有匈奴人的力量,他們兩個根本無法成事。
到時候,面對匈奴人的燒殺擄掠,趙人,就不再是趙人,而被匈奴殘害的趙人,再也不會效忠所謂的趙王氏,所謂的趙國,到時候不再什么復國無望,而是真正的亡國。
沒有趙人的認同,正如同八百年前,消失的殷商人、周人。
另外。
雁門一旦被匈奴攻略后,出現巨大損傷的匈奴人定會出現不同意見,加之郭縱能給匈奴人的無非是鐵礦與鐵具,為防止匈奴人占領趙地后抓走工匠,奪走鐵礦,也為防止匈奴首領頭曼單于看到傷亡后反悔,郭氏與公子嘉,以及那些趙國士族第一件事,定是聯姻。
如今天下最讓人放心,也最常使用的聯盟手段,就是聯姻。
而縱觀整個趙王氏,甚至整個趙國,哪里又能找出一個比得上趙秋公主更加美的美人,還要擁有趙國血脈。
如此一來,別說趙國能不能復國,別說趙國會不會被四處動亂,被秦國反奪回去,就是一切都沒發生,趙秋公主都去了匈奴,這些又能與趙秋有何關系,趙國短暫的復國后,以公子嘉與郭縱的才能,又能治理多久,一個星期,還是半月。
房間內。
隨著白衍的述說,魏老終于明白那日的經過,白衍的話中規中矩,但卻能直至要害,郭縱與公子嘉的確不是什么治國之才,只能說是賢人,他們腦海里只有讓趙國復辟的念頭,為此甚至已經有點被蒙蔽心智。
而且趙秋也的確如白衍所言,很可能會成為匈奴南下后,第一個被拋棄的人。
從讓匈奴南下就看得出,他們二人為了復國都已經不惜手段,這種人,當今天下諸國宮殿內,比比皆是。
“她同意幫你后,提出什么要求”
魏老看向白衍。
趙秋要遠比公子嘉與郭縱更為聰明,白衍說得如此清楚她不可能不懂其中的利害,在讓趙國復國的這條路上,她絕不可能會答應一開始就被踢出去,甚至遠離中原。
“她給弟子兩個選擇,第一,她想讓弟子此戰過后回齊國,效忠齊王,并且她有朝一日在趙地起事,弟子要說服齊王,并且親自領兵來祝她抗秦,第二個選擇,就是她幫子弟這次,但依舊要弟子離開秦國,幫她復國,事成后無論弟子想要什么,她都會給弟子。”
白衍見到魏老的目光,哭笑不得的說道。
而隨著白衍的話。
魏老忍不住一臉詫異的笑起來,也不知道是笑趙秋真敢想,異想天開,還是笑趙秋獅子大開口,還真敢說,但不得不承認,趙秋說的這兩個選擇,連他這老人都忍不住贊許。
可惜的是
想都不用想,白衍一定不會答應。
魏老看向白衍。
“老夫倒是真期望你能答應她,到時候,就算她,估計也能在你的要求內”
魏老笑著調侃一句,說起來,對于暴氏那種溫婉賢淑的女子,在魏老眼里,其實感覺趙秋更適合白衍,而且趙秋也不是一次幫到白衍,此前若非趙秋給的消息,恐怕白衍都不一定能再回雁門。
白衍此前不管是為嬴政,還是為百姓,都已經得罪太多太多勢力。
只有趙秋,才能在日后,幫到白衍度過難關。
“老師莫要說笑”
白衍聽到魏老的話,搖搖頭,見到魏老的眼神,白衍抬手打禮。
“弟子最終答應她,若有一日,秦齊交戰,弟子便會回齊國”
白衍說道。
那日,白衍就在書房內,這般答應趙秋的,這也是白衍的底線,不管趙秋答不答應,他只會答應這件事。
“秦齊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