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也沒有絲毫隱瞞的意思。
“寡人勢要得到此人輔左吾之強秦,廟堂必有此人一席之地寡人已命人通知姚上卿從楚國返回,日后便由太傅與姚上卿,為寡人尋得此人”
嬴政說到這里,看向茅焦的目光,閃過一抹火熱。
他實在太想得到這個人,恨不得立刻就能見到那個騎牛老者,身為秦王的他想親耳聽一聽,老者眼中的治世之道,老者眼中的治世之法,老者心中的所有才學。
“微臣遵命”
茅焦見到嬴政的模樣,并沒有意外,看過竹簡之后,別說嬴政,就是他,都想親自見一見那個騎牛的老人,到底是何方大儒,居然隱居而無名,著書而藏學。
如此大儒,又到底是百家中的那一家
莫非很早很早之前,這位年邁的騎牛老人便已經預料到,天下會一統,故而方才接著書,而把想法寫出來,存留于世,交給世人。
正當茅焦思索間。
嬴政忽然拿出一卷竹簡,交給茅焦,茅焦回過神,接過竹簡,打開后看起來。
“太傅認為,世間可否真有仙人”
嬴政等茅焦看完竹簡后,忍不住皺起眉頭,帶著疑惑的詢問道。
除去那些讓人細細品味的細節外,最值得嬴政注意的地方,便是書中故事里的仙人。
“回王上,微臣也不知曉,恐唯有找到此人,方才能為王上解惑”
茅焦聽到嬴政的話后,思索一番,拱手回到道。
看著眼前的嬴政,茅焦清楚嬴政的心思,故而沒有著急說出答桉,而是把問題,繼續說會那老者身上。
善無城。
對于咸陽的事情絲毫不知的白衍,此刻與楊端和,忙得焦頭爛額。
忙碌的原因并未是雁門發生什么大事,而是突然很多熟人都來雁門,看起來是拜訪,但實則,都是在為羋旌求情。
求情的人里面,不僅僅有身份有地位,更重要的還全都是二人的熟人,亦或者是二人家族的世交,別說戎馬半生,作為楊氏支柱的楊老,看到來著不敢怠慢,就是白衍,面對前來求情的人,都畢恭畢敬的迎接。
楊老的府邸內。
“郡守,這是蘇氏托人送來的竹簡”
楊老正在陪同李云、李齊、以及李信三人,在涼亭內交談,一名親信急匆匆的來到楊老面前,把一卷竹簡交給楊老。
“蘇氏”
聽到親信的話,楊老伸手接過竹簡,隨后苦笑一聲,這段時日送來求情的書信,他都不記得有多少封。
“如今閻氏都已經送來,想必羋旌之事,完全可以澄清”
李云跪坐在木桌后,看著楊老那苦笑的模樣,忍不住笑起來,說完之后看向遠處走廊下,一邊走一邊交談的昌文君、白衍二人。
“是啊今日恩師已經帶著閻氏前來,想必事情一定能澄清”
李信聽到世伯李云的話,也是點點頭。
這時候,隨著幾個侍女端著茶逐一倒上,李齊與李云不動聲色的對視一眼,二人來到這里,自然是因為李信的訴求,加之念及昌文君在秦國朝堂的威望。
由于天氣的原因,父親李璣因為年時過高,并沒有前來,當然這是對外人的說法,其實父親與他們二人一樣,都隱約感覺到,這件事情恐怕沒有那么簡單,雖說有閻氏的招供,但人是昌平君抓到的。
父親也是隱約有預感,方才讓他們二人隨著李信前來看看,若是能幫到有血緣之親的李信,并能得到昌平君、昌文君一個人情固然好,但若是讓白衍為難,那也能留有余地,不會讓李氏與白衍的關系,因為這件事而落得生出間隙,再無緩和余地。
涼亭外不遠處。
白衍與昌文君并肩行走著,來到四處無人的走廊下,看著遠處涼亭內的楊老幾人。
“此番讓白將軍見笑,吾管教不嚴,此番實在愧對我王擇日吾領那逆子回咸陽后,定會親自向王上請罪”
昌文君開口說道,說完后,帶著愧疚的表情,看著白衍。
“往日白衍與子償兄,也是多有交好,白衍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說起來倒也不怪子償兄,那央金美色,實屬世間罕見,若非王上顧及北方月氏之邊患,白衍都想將其納入府中”
白衍轉身看向昌文君,連忙笑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