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了嗎齊國臨淄那里,出現一個騎牛老人,老人藏有一書房,傳言能去房中閱卷,變更博古通今”
“我也聽說了,你那里的消息不準,吾在齊國諸多故友,都說那老人乃是仙人,房中的竹簡都是仙書”
“不不不,你們都聽錯了,什么書房,明明說是仙山”
善無城內的各個酒樓之中,無數士族子弟,或者商賈,都在小聲的議論道。
封閉一個多月的善無城終于打開城門,一直悶在城內的百姓、士族、商賈終于得以進出自由,然而誰都沒想到,方才開城門,便突然聽到齊國傳來的事情。
至于真假誰都不知道,只知道這件事情在齊國傳得沸沸揚揚。
善無城的城門處。
白衍與楊端和穿著秦國官服,一路護送昌文君來到城門外。
“二位不必再相送”
昌文君停下腳步,轉身對著白衍以及楊端和拱手輯禮道,示意二人請留步。
蔡四以及邵蒙緊緊的跟在昌文君身旁。
“便勞煩昌文君走這一趟”
白衍與楊端和拱手還禮時,白衍率先說道,看了一眼遠處被綁在馬車后面的羋旌,白衍自然清楚,此番昌文君因何動怒,為何要嚴懲羋旌。
都是父愛啊
“白將軍,此番之事多有誤會,日后有需要,盡可書信,吾及吾兄,必然不辭”
昌文君看著白衍,抬手輯禮。
昨日的話已經十分明顯,白衍已經懷疑是潁川昌平君下的命令,想到白衍留有顏面沒有直接說出來,昌文君也是松口氣,慶幸白衍雖然懷疑,但考慮到是月氏央金,還是顧及到他與兄長的顏面。
而且,更讓他慶幸的是,白衍并不知道此前兄長所命人做的那些事情。
想到楚幽王已經去世,如今隨著熊負芻繼位,他與兄長也不再需要再想著如何滅掉白氏一族。
一切,都已經過去。
如今白衍已經深受嬴政寵信器重,手里握著兩支精悍鐵騎,反之他與兄長,已經被調離咸陽,眼下再想著如何對付白氏一族,完全得不償失,太過冒險。
“告辭”
昌文君對著白衍打禮之后,與楊端和打禮,便轉身離開。
李信這時候來到昌文君身旁,一直陪同著昌文君乘坐上馬車,期間昌文君也是在囑咐愛徒李信一些事情,白衍與楊老都清楚的看到李信時不時點點頭。
片刻后。
隨著昌文君的離去,李信來到白衍與楊端和面前,也拱手告辭。
若不是為了羋旌的事情,李信此刻應當還在薊城外的秦軍大營中,與大將軍王翦,副將辛勝等人,商量著如何攻下薊城。
“你與李信的關系,似乎有些瑕疵”
楊老告別李信后,看著李信帶著親信騎馬離去的背影,轉過頭看向白衍。
雖然這段時間白衍與李信看起來關系依舊十分要好,但楊老到底是活了半輩子的人,很清楚李信看向白衍時的眼神,有著絲許不自然。
“不過都是誤會”
白衍聽到楊老的話,輕聲解釋道。
其實不用楊老多說白衍也能感覺到李信的態度,此前在護送嬴政的時候,他曾經駁了李信的請求,雖說如今李信果然如那時候他說的那般,伐燕之時再次隨軍攻伐燕國,但李信心中已經有絲許介意,又怎是輕易能夠忘掉的。
畢竟在李信攻伐燕國這件事情上,他白衍的確也沒有幫忙,全都是王上念及李氏,以及昌文君的諫言。
“李信為人不錯”
楊老笑道,隨后目光望向遠處李信一行人的背影。
“不過”
后面的話楊老沒說,但雙眼之中的擔憂之色,十分明顯。
想到曾經白衍說過的話,又親眼見到羋旌的所作所為,對于昌文君,楊老還不是很擔心,楊老更擔心的,還是昌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