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昌平君的親信,此刻看著昌平君,親信都從未見過昌平君這般模樣。
木桌前。
昌平君忍著心中的怒意,從木架上拿過一卷竹簡,來到木桌前書寫起來。
“送書信送去楚國”
昌平君書寫好后,把竹簡交給親信,昌平君勢要動用所有人脈,對張氏報復,不死不休。
“諾”
親信拱手領命,雙手接過竹簡,后退幾步后轉身離去。
而隨著親信拿著竹簡離開后,昌平君努力平復下心情,過了許久,方才起身離開書房。
郡守府邸外。
百余名身穿布衣,被由后面綁住手的囚徒,全都搖搖晃晃,十分虛弱的站在府邸外面的空地上,數十名秦吏手持長戈,看著這一幕。
這些都是此前參與叛亂的新鄭男子,雖說不是主謀,但叛亂就是叛亂,為了嚴懲示警,下場當然不會好到那里去,雖不至死,卻也難道刑罰與勞役。
“昌平君,人都已經在這里”
一名身穿秦國官服的中年男子,看到昌平君出來后,便拱手說道。
昌平君見狀點點頭。
看著這些參與叛亂的人,本就因為這些人,方才來到潁川,昌平君的眼神之中滿是怒意,如今再想到張氏,昌平君恨不得立刻殺死這些人泄憤。
“送去驪山”
昌平君下令道。
原本這些人都只需要在新鄭,參與重新修繕城邑,但眼下,昌平君已經改變主意,他要這些叛賊,全都要修建陵墓。
昌平君清楚,以眼前這些人受到的刑罰,即便這些人能活著走到驪山,這輩子也別想在離開驪山一步。
“諾”
秦國官員起初有些詫異,然而看向昌平君一眼,見到昌平君的眼神,連忙點點頭,轉身對著那些秦吏下令。
“送去驪山”
頃刻間,諸多秦吏紛紛揮舞手中的長戈,開始驅趕這些囚徒趕路。
“驪山”
“為何是驪山”
“大人,求求大人放過吾等”
無數囚徒聽到要去驪山,原本就已經絕望的臉上,此刻再也看不到任何一絲希望。
由于之前叛亂時,這些囚徒都參與過抓新鄭百姓的事情,故而在新鄭城破之后,全都被新鄭的百姓指認出來。
而就在眾多囚徒之中,便有兩個白衍曾經很熟悉的人,那便是鄠邑、盧稷,雖然不知道鄠邑、盧稷為何沒有被處死,不過比起當初,此刻不管是鄠邑還是盧稷,雖然保住了命,但也變得不像人,眼神空洞,神情麻木,鼻子都已經不見,血肉模湖的面部看起來十分恐怖,二人再也不復昔日的意氣風發。
“走”
“快走”
一名名秦吏手持長戈,驅趕著一個個囚徒朝著城外走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