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隗狀看到李信的舉動,又看著沉默的昌文君,心中思索一番,緩緩上前。
“王上,此前白衍將軍在云中山脈,大敗匈奴,如今匈奴元氣大傷,正值休養生息之際,雁門并無北方之患,況且有邊騎駐守即可,無需兩支精銳駐守,李信將軍既有把握滅魏,微臣認為,何不調集邯鄲、雁門、太原、燕地兵馬,讓李信將軍借滅燕之威,姑且一試,倘若滅楚,于秦國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
隗狀對著嬴政拱手說道,見到嬴政面露思索,沉默不言的舉動,又看向尉繚、李斯等人。
“王上,微臣附議”
尉繚想了想,上前拱手說道。
其他大臣其實也都明白尉繚與隗狀的心思,白衍乃是白氏子弟,祖上白起與秦昭襄王本就有過惹人爭議的事情,如今白衍麾下除去鐵騎外,更已經盡數降服昔日趙國最為精銳的邊騎,那些李牧麾下的邊騎,可是一支完全不弱于秦國任何一支大軍的兵馬。
當初若非李牧死,導致邊騎毫無斗志之心,秦國就算要滅趙國,恐怕代價也是秦國元氣大傷。
如此情況下,兩支邊騎同在白氏出身的白衍麾下,這就極為不妥,更別說還在趙舊地,雁門
只是昔日不管多少大臣諫言這件事情,嬴政都不予理會,眼下隗狀、尉繚顯然也是想借滅魏的理由,繼續調走那支鐵騎,其一是那支鐵騎乃是精銳,能前往滅魏,其二,就是滅魏出現損傷,對秦國而言,說難聽的,也并非壞處。
“容寡人考慮一番”
嬴政站在地圖旁,聽著李信與隗狀、李斯的話,目光看向地圖,沒有著急答應下來。
王賁手握十萬大軍,滅趙、滅燕之后,王翦在秦國的威望僅次于他嬴政,李氏乃是秦國在隴西根深蒂固的士大族,隴西郡守是李崇,在南郡的大將軍李瑤,更是統領這南陽兵馬,還有昌文君乃是李信的恩師。
雖說蒙氏蒙武在黔中駐守大營,蒙恬麾下也有兵馬,但所有這些人,都是士族
雁門郡雖然盡是精銳,但加起來,兵馬不到五萬人。
想到此前白衍處理掠賣一事,毫不猶豫的徹查趙地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甚至連同秦國那些腐蟲一并除去,想到白衍的來歷,以及上郡高奴的行為,還有日夜趕往雁門的舉動。
“王上”
身旁傳來聲音,顯然是還想說話,但嬴政卻以及抬起手,示意不必再言。
“此事,日后再議”
嬴政深深吸口氣,輕聲道。
書房內不管是隗狀,還是尉繚,乃至李斯、昌文君等人,全都面面相覷,隱晦的對視一眼后,都有些無奈,他們素來知曉嬴政恩寵那白衍,但從未想過,護短到如此地步,他們不禁在心里想,日后若是真有人挑撥白起的事情,白衍幾乎頃刻間,就能成為下一個李牧,為秦國之患。
李信也有些不明白的看向嬴政一眼,雖是已經知曉嬴政十分器重他,但眼下依舊難免失落。
雖然已經拿回燕丹的人頭,并且為秦國威懾天下,但李信還是能隱約的感覺到,白衍在嬴政的心里,始終都要比他高出很多,對此李信有些不明白,難道真的如傳言那般,是因為上次燕使刺殺的事情
落日下。
咸陽城內,白衍在秦綏等鐵鷹銳士的護送下,來到王宮大門。
走下馬車后,白衍緩緩來到宮門前,對著看守宮門的將領輯禮,告知求見嬴政,在得知嬴政知道他一路奔波,讓他先回去休息后,白衍有些意外,卻也沒有拒絕。
白衍也想早些去胡府
況且,一路上楚國的事情還沒有寫到竹簡上,眼下白衍也的確需要整了整理,濾清后,才能把此次去楚國的收獲,交給嬴政。
站在宮門前,白衍對著王宮內的方向,滿是感激的打禮,待禮畢后,起身方才轉過頭離去。
司馬興、白裕、胡進等人,此刻都在胡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