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龐見到白衍離開,眼神滿是不甘,見到白衍依舊沒有回頭,魏龐最終忽然想到什么,朝著白衍憤怒的大喊。
“秦失九鼎,焉得天下兮終有一日,鼎、州,皆失
”
魏龐最后近乎嘶吼。
而這突如其來的咆孝,幾乎讓所有人聽得清清楚楚,圍觀的商賈、士族之人,以及洛陰的百姓、行人。
甚至所有秦國將士,也都紛紛愣住,無措的看向彼此。
九鼎。
據傳九鼎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征九州,并且此后不僅僅是夏朝,商朝、周朝皆奉九鼎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得九鼎者得天下。
楚國一直被視為蠻夷,后歷經一代代楚王奮發而強國,在楚莊王時期已經是天下,唯一可以獨自抵抗最強的晉國的諸侯國,而楚莊王,便特地到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陽,詢問周天子九鼎的重量,問鼎中原便來歷于此。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國君王亦希望爭奪九鼎。
而后的秦武王更是特地舉鼎,示手舉九州,結果九鼎脫手,砸斷脛骨,秦武王氣絕而亡。
九鼎的傳說很神秘,其來歷要遠比白衍所佩的名劍湛盧,還要源遠流長,不管是象征,還是其懷繞的故事,縱觀世間恐怕難有企及之物。
但對于九鼎,對于天下人而言,見過的人根本沒幾人,九鼎的下落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在秦滅周后第二年,秦國便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那是不完整的九鼎。
傳言當初秦、齊互相稱帝,而鄰近秦國的周王室,為制衡秦國,加之齊國裹挾,便悄悄把一鼎交給齊王,以此換取周王室安危,至此,便有一鼎在齊。
而后楚懷王恰逢囚于秦國,齊王以讓熊橫回楚繼位,換取江淮兩百里,齊王遷鼎至彭城。
后五國伐齊,齊亂即滅,齊湣王見國將滅,憤而一怒,將鼎丟入泗水,示意齊失天下,天下也無人再得。
不過這些都是傳言,別說真正的九鼎,就是一般大鼎,都難有一見。
洛陰城外。
誰都沒想到,魏龐會突然提及九鼎的事情,不過魏龐這突然起來的嘶吼,其效果比方才的話更要明顯許多,畢竟方才魏龐以魏人的身份,站在大義、仁義方面辱罵秦人、辱罵秦王忘恩負義。
而如今,是直接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在天下大義方面,不僅直言秦國言不正名不順,還詛咒秦國終有一日要亡國。
魏國道義,白衍能駁斥,但九鼎這件事情,別說白衍,就是天下任何一個人來,都是一個死局。
白衍停下腳步,眉頭微皺,看著不遠處,見四周所有人都喧嚷議論起來后,而發出狂笑聲的魏龐。
魏龐看著回過頭的白衍,目光盡是瘋狂,臉頰猙獰的笑容,似乎看到白衍那皺眉的模樣,讓他渾身都激動得顫抖起來,從未有過的興奮,甚至覺得已經不枉活這一朝。
“哈哈哈,你們秦國日日說你們乃水德,你們秦國百官皆以黑服而仕,但嬴政他問過天下人否,失九鼎的秦國,安能擁坐天下之主”
魏龐笑著說道,語氣之中的嘲諷,毫不掩飾。
“秦國,安得天下
”
“秦國,安得天下
”